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ppt

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 关注每个学生 2 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3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二、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3 学生是独立的人 一、课程功能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课程结构 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三、课程内容 改变“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实施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 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课程管理 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0.师生关系的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互动性 单向交流 1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 师生互动方式的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新课程的教材观 新课程的教材观 认读课程标准的重大现实意义 如果说《纲要》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纲领性文件,那么课程标准的制定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枢纽,因为课程标准不仅直接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课程标准为教师在课堂层面的课程实施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新课程的管理、实施和评价提供了指针。从原先的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新课程对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提出了重大挑战,也蕴含着诸多期待。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意义重大,关系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理解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前奏。 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附录 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 前言 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 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和教育方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具体阐述各学科课程的内容目标,就是用明确的行为动词阐述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 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教与学的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比较 如何认识课程标准 1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深层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视角的切换。 2 课程标准关注的是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要求。 3 课程标准规定的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 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也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 课程标准的内涵 课程标准隐含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成功者的教育 课程标准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课程标准隐含着 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 课程标准描述的 行为主体是学生,体现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课程标准关注的 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 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1 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2 教学中心从知识本位向促进学生发展转变。 3 教学目标从关注认知向关注学生整体素质转变。 4 由指导教师工作向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实施与开发转变。 5 由统一刚性的管理向灵活、弹性的管理转变。 课程标准的指导性作用 指导确立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1 目标体系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