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ppt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 作业成本法理论发展 1952年,埃里克·科勒-《会计师词典》,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1988 年,库伯和卡普兰发展了斯托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 作业成本法概念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将耗用资源成本计入企业有关作业,再根据作业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是指需要进行操作并因此消耗资源的流程或程序。 成本动因是作业的直接原因,反映产品或其他成本对象对作业的需求。 理发店(作业的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 洗—剪—烫---染发---焗油护理---头部按摩—吹发型—照镜子送客人 每一步都有自己这一步的成本。并为下一步的环节增加价值 每一环节都有新固定设备+人工+新材料的投入 怎么定价?按照传统的成本归集,按照全年的顾客人数平均分配=每个客人的成本? 顾客的要求引发了哪个作业,就加收那一作业的费用 理发店的资源(人,设备,染发烫发药水) 每个环节都可以看成一个作业环节 每个客人来了都能引发不同的一连串作业流程 服务的成本就是由一连串需求引发的作业成本归集 产品(服务)的成本不在是单纯的全年费用合计/全年服务人数 同样的,物流企业,某件货物在寄送里程一样的情况下,如果转送,分捡次数越多,计费就越贵,因为引发的转送,分类作业次数多。 作业成本法的管理解决了物流企业的管理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富裕,商品需求个性化,大批量,大规模不再全部可以满足需求 企业放弃大批生产、等待销售模式 改成订单式生产或者是弹性制造系统(FMS) 管理思想同时也要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企业观 把企业看成为最终满足客户需求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了一个由此及彼的作业链(Activity)。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项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到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客户“---徐绪缨 生产模式改变 JIT FMS(弹性生产系统) 生产经营自动化 是的企业的间接费用大大增加 它们是:产品设计费用、制样费、订单费、设备调整、材料采购、产品检验、组织协调费等等间接费用的大量增加 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 间接费用的增加情况,在日美国家的电子和汽车行业,占用生产产品成本比重为美国35%、日本为26%。到目前看日本达到了50%~60%, 美国达到了75%有些电子行业。 因此,成本的核算和企业管理决策所需要的准确成本信息,必须要求能对这些间接成本有所核算。 间接费用的成本核算成为成本核算的重点 对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它要求成本核算工作由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作业为中心,建立一个以作业为基本对象的科学成本信息系统 传统的成本核算中,产品成本分类中将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他生产费用都归入制造费用。,并采用单一的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在变化了的制造环境下,传统的成本计算将会扭曲成本信息甚至使成本信息完全丧失决策相关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成本计算在将间接费用计入最终产品(或服务方面)采用单一的标准,并假定间接费用的支出都有助于生产,这种情况在现代制造业中已发生改变。 其次,传统成本计算将间接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给最终产品或服务, 必然会导致生产数量多的产品要负担较多的间接费用,而生产数量少的产品则负担较少的间接费用。 这种分配方式在假定间接费用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前提下是合适的。 间接费用的发生并非全部是由产品数量上升而上升的 因此,造成了成本信息的失真 甲公司有A、B、C三种主打产品。 B产品是公司产量最高的产品,让CEO刘先生纳闷的是,竞争对手B类产品的价格似乎总比公司的低。 “不知为何,竞争对手似乎总是可以压低B产品的价格,让我们处于被动的局面”。 “应该说,我们的生产效率未必比竞争对手低,而且我们刚上了一套计算机控制的制造系统”。 此外,C产品是公司获利的重要来源,“但从市场情况看,我们已经多次提高了C产品的价格,客户依然络绎不绝”。 “难道竞争对手对这个市场不感兴趣?” 整个市场形势让人感到迷惑不解: B产品产量大,价格却上不去;C产品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但好象还有提价的空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