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剧场发展及现况.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剧场发展及现况

台灣劇場發展及現況 台灣早期的戲曲活動與宗教 清代開墾階段時的台灣,宗教信仰尤其是祖居地奉迎而來神祇是人們心靈最大的慰藉,更是精神主要的安定力量。各村莊大小神廟遍布,或建或修只要力量所及,莫不盡全力蓋出「峻宇雕墻」。 演戲總是動費多金,演唱個好幾天,甚至超過整個月。〈風俗志〉中所提到的「神誕喜慶,賽願設醮」,就包括神明誕辰、廟宇慶典(廟慶)、還願祈求平安等,對神明表現最大的敬意,莫過於請戲酬神。 社區型態的戲曲活動 在台灣早期移墾社會中,各種宗教性、娛樂性組織的出現,其中以戲曲技藝結社者,包括郎君會、子弟曲館、宋江陣,皆可以子弟團稱之。 強調「良家子弟」以戲曲技藝參與社會。多由地方父老發動鄉民出錢出力,共同組成,讓鄉民學習戲曲技藝,做為閒暇時的娛樂,當地方有祭典活動,就以曲藝祈福。 對於民眾而言,參與子弟團之類的活動,可以調劑身心、學習傳統文化,瞭解地方事務及增強人際關係。從現有的田野資料看、戲劇活動大多集中在人口較多、商業活動發達的城鎮,如台南、鹿港、艋舺、大稻埕、台中、嘉義、彰化等地。 清代台灣戲曲的種類 南管戲-獨領風騷於清代前期(清順治到乾隆),除了南管戲,尚 有乾隆年(1766)中提到的下南腔和潮班樂部。 北管戲-傳入台灣約在乾、嘉之際。乾隆四十九年(1784)鹿港成為 通商的三大港口之一,對於北管戲的傳入,意義重大。 現存最古老的北管子弟館閣彰化「梨春園」,創立於嘉 慶十六年(1811),是中部「園系」館閣的「祖館」。 亂彈戲-清代中葉後期,台灣中部霧峰林家、龍井林家的亂彈家班 都非常有名。北管戲又稱亂彈戲。「亂彈」是清代中葉 泛稱崑劇以外的劇種之統稱,也就是指「花部」。台灣 的北管戲是多聲腔劇種,稱之為台灣亂彈戲很貼切。 日治時期傳統舊劇 日據時期,台灣的傳統戲劇十分興盛,歌仔戲初期曲調簡單,也無完整的表演型式,而後才採用車鼓戲的場面和身段動作及戲文,此外在音樂、劇目方面也不斷創作,所以能在原來的主要曲調七字調、哭調的基礎上發展出豐富多變化的旋律,使歌仔戲的內容愈加豐富。 日本藝旦劇 日據時期台北都會迅速發展,風月場所、藝妲戲曲的興起,反映都會活動的特質及戲劇的社會基礎。藉文士之間的酬唱,藝妲戲曲的傳播也很快速。 由台北艋舺、大稻埕影響到台南、台中及其他地方的風月場所。台北之外,台中的「醉月樓」、「集賢樓」,台南的「寶美樓」、「醉仙閣」、「招仙閣」等皆為當時最有名的酒樓,也是藝妲戲曲最流行的地方。 台灣新劇的興起 日治初期,日人及留日知識分子認為受台灣戲劇中色彩鮮艷的服飾,喧鬧的音樂,是「少情趣緻密之態」的低俗表演;若禁止使用中國戲劇的服飾和樂器,即可提升台灣的戲劇文化。 許多台灣知識份子視民間戲劇及其相關祭典活動為舊社會的封建殘餘,是阻礙社會進步的原因,乃有新劇(文化劇)運動和反對迎神賽會、中元普渡等等社會運動出現。 台灣的新劇運動在時間上比日本、中國晚,規模也較小,而又深受中日兩國新劇運動的影響。新劇幾乎可以涵蓋所有非傳統戲曲型式的戲劇。 台灣新劇的發展 20年代後期張維賢所領導的新劇和「台灣文化協會」,反對迎神賽會的社會運動潮流,後來轉變成啟迪民智,反對日人藉此麻痺人心的愚民統治。 1924年,「鼎新社」以台灣民族運動,強調社會改革與戲劇改革的旨趣,與文協密切配合,在彰化、台中、大甲、新竹巡迴演出充滿改革意識的劇本,被稱為「文化劇」。 草屯「炎峰青年會」於1925年成立的「炎峰青年演劇團」,目的在「透過演劇以推進文化運動」,以張深切為首。 1926「台灣文化協會」正式宣告分裂,文協活動轉趨激進,文化劇運動成為政治宣傳的有力工具,如台北「維新會」成立「維新演劇團」內容皆以破除封建、迷信為主旨 台灣新劇的限制 台灣新劇(文化劇)運動一直停留在斷斷續續的業餘演出,興起目的之一在於反對舊戲,就戲劇效果而言,演出很難滿足一般民眾,缺少娛樂性。表演劇情較深,又因缺少專業演員及內行的指導,劇場效果並不佳,不但不能符合民眾的藝術要求,即使是一般關心社會的知識份子,也不盡然能同意新劇或文化劇的演出內容與型式。 1943台中巫永福、楊逵等人組織的「台中藝能奉公會」也在台北「榮座」、「台中座」公演俄國劇作家特洛查可夫1924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