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豆质量检验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质量检验培训课件

大豆质量检验 一、 质量检验的依据 GB 1352 —2009 、 GB/T 5492—2008 、 GB/T 5494—2008 、GB/T 5493—2008、 GB/T 22725—2008 二、大豆分类 1、 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 ㈠ 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① 东北黄大豆:粒色为黄色。粒形多为圆形,椭圆形,有光泽或微光泽。脐色多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 ② 一般黄大豆:粒色一般为黄色、淡黄色。粒形较小,多为扁圆和长椭圆形。脐色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 ㈡ 青大豆:种皮为青色。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以下两种: ①青皮青仁大豆。 ② 青皮黄仁大豆。 ㈢ 黑大豆:种皮为黑色。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以下两种: ① 黑皮青仁大豆。 ② 黑皮黄仁大豆。 ㈣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 ㈤ 饲料豆(秣食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① 东北黄大豆:粒色为黄色。粒形多为圆形,椭圆形,有光泽或微光泽。脐色多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 ② 一般黄大豆:粒色一般为黄色、淡黄色。粒形较小,多为扁圆和长椭圆形。脐色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 ㈡ 青大豆:种皮为青色。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以下两种: ①青皮青仁大豆。 ② 青皮黄仁大豆。 ㈢黑大豆:种皮为黑色。按其子叶的颜色分为以下两种: ① 黑皮青仁大豆。 ② 黑皮黄仁大豆。 ㈣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 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 ㈤ 饲料豆(秣食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2 、互混限度 前四类大豆混有异色粒限度为5.0%,其中混有饲料豆限度为1.0%。 饲料豆中混有前四类大豆不限。 前四类大豆中混有异色粒超过20%的为杂色大豆 三、大豆质量标准 1 各类大豆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大豆。 2 大豆种皮脱落,子叶完整,以及种皮生有白浦而未伤及子叶的,均属好粒。 3 收购大豆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豆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4 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检验程序 (1)杂质按性质分下列三类: 筛下物:指通过绝对筛层的物质(大豆通过直 径3.0mm圆孔晒的物质)。 无机物质包括: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 有机杂质包括: 无食用价值的大豆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 (2)杂质按检验程序分下列两类: 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筛下物。试样 用量500g,小样杂质从规定的小样中检出杂质。试样用量100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1) 大样杂质检验:从平均样品中,称取试样500g,按筛选法分两次进行筛选,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重W(g)。 (2) 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称取试样100g,倒入分析盘中,按标准规定拣出杂质,称重W(g)。 3、未熟粒、损伤粒检验 包括以下几种: 未熟粒:籽粒不饱满,瘪缩达粒面1/2及 以上或子叶青达1/2及以上(青仁大豆除外),与正常颗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损伤粒:受到严重摩擦损伤、冻伤、细菌损伤、霉菌损伤、 生芽、热损伤、或其他损伤的大豆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粒。 破碎粒:子叶残缺包括整半粒、横断、破裂的颗粒。 生芽、涨大粒:芽或幼根突破种皮或吸湿长大未复原的颗粒。 霉变粒:粒面生霉或子叶变质的颗粒。 冻伤粒:籽粒透明或子叶僵硬呈暗绿色的颗粒。 未熟粒: 籽粒不饱满,瘪缩达粒面1/2及 以上或子叶青达1/2及以上(青仁大豆除外),与正常颗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损伤粒 受到严重摩擦损伤、冻伤、细菌损伤、霉菌损伤、生芽、热损伤、或其他损伤的大豆 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粒。 破碎粒 子叶残缺包括整半粒、横断、破裂的颗粒。 生芽、涨大粒 芽或幼根突破种皮或吸湿长大未复原的颗粒。 霉变粒 粒面生霉或子叶变质的颗粒。 籽粒透明或子叶僵硬呈暗绿色的颗粒。 6 色泽、气味 一批大豆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四)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准确掌握颗粒归属:如未熟粒、病斑粒(如没伤及子叶的紫斑粒应归属完善粒)等; 2.按规定准确称量; 3.按规定的取舍方法计算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