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制医学课件 染病学 2伤寒
* 伤寒 Typhoid Fever 袁 喆 副教授 临床学院感染科 一、概述(Introduction)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伤寒在我国目前仍是常见与多发病。 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少数并发肠出血、肠穿孔。 基本的病理变化:小肠淋巴组织增生、坏死。 二、病原学(Etiology) 1880年由德国细菌学家Karl Joseph Eberth从伤寒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短小、有鞭毛、能运动杆菌, 1884年德国细菌学家 Georg T. A. Gaffky年进一步证实是伤寒的致病菌。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组。 1、形态学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D群,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长2-3微米,宽0.6微米,菌体周围有鞭毛,无夹膜,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上容易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上更容易生长。 伤寒杆菌电镜照片 2、抗原构造(antigenic characteristics) 菌体“O”抗原 鞭毛“H”抗原 部分含体表毒力“Vi”抗原—有抗吞噬、抗溶菌作用。其抗体检测有助于检出慢性带菌者。 检测其抗体有辅诊意义 3、生存能力 (Survival ability)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 在水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 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 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C水10min或煮沸可灭菌。 三、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菌随粪便、也可经尿液排出体外, 患者自潜伏期末就可以排菌; 在病程3-4周时传染性最强; 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称之为慢性带菌者,是伤寒散发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typhoid marry”。 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fecal-oral); 散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 暴发流行——食物、水源受污染。 3、易感人群 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见; 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季节:夏秋季,卫生条件差的温带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四、发病机理(Pathogenesis) 伤寒沙门菌→胃(大部分被胃酸灭活)→小肠上段(呈碱性,含胆汁和营养物,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粘膜下层)内繁殖—(经淋巴管)→小肠壁集合、孤立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内繁殖—(经门静脉、胸导管入血)→初期菌血症(无症状,抵抗力强者可不发病)→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单核-吞噬系统细胞内及胆囊内→次期菌血症→出现症状 五、病理改变 (Pathological changes) 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基本病理变化:小肠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以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病变最显著。 小肠淋巴结病变的时程: 第一周:髓样肿胀期 第二周:形成溃疡(一般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出血、穿孔 第四周:溃疡愈合。 六、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sfestations) 初期:缓慢起病,体温阶梯上升,可有全身不适,酸 痛,乏力,5-7天体温达到39-40度。 极期:2、3病周出现了典型伤寒临床表现。 此期表现为六大主征:持续高热、相对缓脉、伤寒面容、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 缓解期:第4病周,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在饮食和治疗用药上应警惕。 恢复期:第5病周起。一般1个月完全恢复。 1、持续高热: 稽留热,40℃左右,少数呈弛张热。 体温曲线变化特点:阶梯状上升?高热稽留?缓慢下降 2、相对缓脉(relative bradycardia): 副交感神经紧张引起; 一般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5~20次/分。 体温40℃,脉搏仅90~100次/分。在体温单上表 现为体温、脉搏曲线相对分离。 3、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最常见的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其他表现可有重听、耳鸣,重者可谵妄、震颤、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 。 4、玫瑰疹(rose spot) 该皮疹可见于约30%的病人。 伤寒出疹一般在6~10病日,胸、腹、背部分批出现2~4mm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一般少于10个,3~5天自退,不留疤痕或色素沉着。 5、肝脾肿大(hepatosplenomegaly) 50%左右的病人可有肝脾肿大。通常小于肋下1~2cm,质软,轻度触痛。 脾大更常见。 6、血像 白细胞减少(leukopenia),外周血WBC多数5×109/L。嗜酸细胞减少或缺失(eosinopeni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