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必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必学课件

二、态度的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 1、工具性功能:态度是个体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通过表明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4、认知功能: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 1、方向:态度的指向; 2、强度: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3、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性: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三、态度的属性 四、态度的形成 1、依从:态度形成的开始;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2、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认同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为基础的,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第二单元 态度的转变 概念: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 态度转变涉及的四个方面的要素: 传递者:沟通信息的传递者,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众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 沟通信息:态度转变的直接原因; 接收者:态度转变的主体; 情境因素:不同的情境以及个体的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A、传递者的威信: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影响说服效果; B、传递者的立场:直接影响说服效果; C、说服的意图:刻意说服效果差 D、说服者的吸引力:传递者对接受者有较高吸引力,易说服。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 A、信息差异:威信高,差异大,转变量大;威信低,差异适中,转变量大; B、畏惧:唤起畏惧易说服;强烈畏惧难说服;中等畏惧说服效果好; C、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较高,正反说服效果好 D、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好;面对面比传媒效果好。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A、传递者的威信: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影响说服效果; B、传递者的立场:直接影响说服效果; C、说服的意图:刻意说服效果差 D、说服者的吸引力:传递者对接受者有较高吸引力,易说服。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A、信息差异:威信高,差异大,转变量大;威信低,差异适中,转变量大; B、畏惧:唤起畏惧易说服;强烈畏惧难说服;中等畏惧说服效果好; C、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较高,正反说服效果好; D、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好;面对面比传媒效果好。 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A、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几种不易转变的情况……; B、人格因素:依赖性强的易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高不易说服;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说服; C、个体的心理倾向: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而拒绝说服 A、预先警告:双重作用:接受者态度不坚定,可促进说服;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抵制态度转变; B、分心:具有双重性; C、重复: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好(广告) 4、情境 态度转变的理论 态度转变的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费力最小原则(P-O-X模型) 二、认知失调论: 三、社会交换论 P:个体 O:他人 X:另一个对象 * 都是肯定,或者两种否定是平衡状态 * 关键是P-O关系:肯定时为强平衡或强不平衡,否定时为弱平衡或弱不平衡 认知失调可能有4种原因:逻辑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认知因素协调; 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的因素;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压力,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平衡状态。 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个体决定采取何种态度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专栏2-11:逆反心理: 三种典型的逆反心理:1、超限逆反;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3、禁果逆反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目前无法直接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测量。常用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进行态度测量。主要测量的是态度的方向(质)、态度强度(量)两个属性。 投向测验的基本假设:个体会将自己的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