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测量学教案邹长华)
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 《心理测量》 金瑜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教育与测量》张厚粲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 漆书青 戴海崎 丁树良编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心理教育测量》 戴海崎 张锋 陈雪枫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学校心理测量学》 顾海根编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验与常用量表》 陈国鹏主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 第一章 心理测验绪论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 一 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史 孔子: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物皆然,心为甚。” 刘劭:《人物志》 对人要观其感变,以审长度。将人分为十二类,如强毅之人、柔顺之人、雄悍之人、惧慎之人、辩博之人、沉静之人等等, 南唐的刘勰: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俱成。 1916年樊炳清首先介绍了“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1918年俞子夷曾编制“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这是我国最早的标准化教育测验。 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所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在南京高师开设测验课,并用心理测验试测投考该校的学生,这便是我国正式开始的科学心理测验。 1921年他俩正式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心理测量专著。 1922年,比奈量表由费培杰译成中文,并在江苏、浙江两省的一些小学生中进行过测试。 1922年美国测验专家麦柯尔博士应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来华讲学,在他的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校的教授和学生开始编制测验。 1923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对全国22个城市和11个乡镇的9.2万名小学生进行了测验,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1924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1936年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 1931年在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肖孝荣等人的倡议下中国测验学会成立。 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到抗日战争前,我国心理学家自编和修订国外心理测验达二十多种、教育测验五十多种。 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在保定开会时,组织心理测验座谈会。 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在天津开会时,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了心理测验协作组,并推选湖南医学院龚耀先主持修订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同年,龚耀先在长沙湖南医学院开办了医疗卫生系统测验学习班。 1980年5月,中国心理学会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武汉召开克全国心理测验研究协作会议,会上决定由林传鼎、张厚粲主持修订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吴天敏主持修订比奈智力量表。 1980年初,北京师大心理系首次开设心理测验课。许多单位陆续编制或修订了一些心理测验。 在1984年召开的第五界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以北师大心理系张厚粲教授为首的测验工作委员会(后改称测验专业委员会),加强了对测验工作的指导,这标志着我国心理测量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1990年,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在无锡召开第一次学术会议。 在测量学学科建设方面,出版了大量有关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著作。 80年代以前 孟承先《测量之学理的研究》、王叔林《心理与教育测验》、陈选善《教育测验》、艾伟《小学儿童能力测验》、孙正邦《心理与教育测验》 80年代以后 宋兆鸿等《现代教育测量》(1986);郑日昌《心理测量》(1987);戴忠恒《教育与心理测量》(1987);俞嘉元《教育与心理测量》(1987);王汉澜主编《教育测量学》(1988);彭凯平《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1989);刑最智、司徒伟成《现代教育测量理论》(1989);漆青书、戴海崎《项目反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1992);黄光扬《心理测量的理论与应用》(1997)等。 二 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 (二)心理测验的先驱 1、冯特 2、高尔顿 3、卡特尔 4、比奈 (三)心理测验的发展 1、编制出一批操作测验,既可弥补语言文字量表在理论上的缺陷,又可适用于文盲和有言语障碍的人。 2、编制出团体智力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3、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 4、桑代克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一些专门的测验机构成立。 5、心理测验发展的另一领域涉及情感适应、人际关系、动机、兴趣、态度、性格等人格特点的测量。 6、60年代后,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将实验法与测验法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为了解心理能力提供了一些补充方法,使心理测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四)心理测量的三大来源 中国的科举考试 西方学校的考试制度 心理学对个别差异的研究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性质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18年曾说:“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