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州卫生职业学院
第十二章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基础护理教研室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说出医院感染概念、类型、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的主要措施。 2.?阐述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区域、隔离的概念。 3. 概述热力消毒灭菌、光照消毒的主要方法和注意事项。 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医院内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患者的痛苦,还给家庭、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这些措施跟护理工作密切相关,贯穿护理工作全过程。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医院内感染(nosoe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HAl),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内涵包括: ①感染获得或发生是在医院内,不包括人院时即有的或已潜伏的感染; ②医院内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的感染,其主要对象是住院患者. (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是指病原体来自于患者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是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当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就构成感染链,导致感染。 (一) 感染源 感染源即感染的来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医院内感染主要包括以下感染源: 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已感染的患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 病原携带者也是另一主要的感染源。 2.患者自身 患者的肠道.上呼吸道、皮肤、泌尿生殖道及口腔粘膜上寄居有人体正常菌群,或来自环境并定植在这些部位的微生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自身感染或成为播菌者。 3.动物感染源 4. 环境储源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 (2)间接接触传播 2.空气传播:也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传播 (1)飞沫传播 (2)飞沫核传播 (3)菌尘传播 3. 注射、输血传播 4.饮水、食物传播 5.生物媒介传播 (三)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易感人群。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①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②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③感染链的存在 ④医院布局不妥和隔离措施不健全 ⑤消毒灭菌不严和无菌技术操作不当 ⑥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插入性(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等。 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 二级管理——专科护士长 三级管理——护理部主任,为医院内感染委员会副主任 (二)、健全各项制度,认真贯彻落实 1、管理制度:清洁、消毒隔离、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2、监测制度:灭菌、消毒效果等的监测 3、消毒质控标准------手的消毒及术前手的消毒、空气的消毒、物体表面的消毒、各种管道的消毒等 (三)、医院布局设施合理---有利于消毒隔离 (四)、人员控制-----控制易感染源和易感人群 (五)、合理使用抗用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索,采用适当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不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六)、加强医院感染学的教育 第二节 清洁 消毒 灭菌 一、概念 (一)清洁(cleaning) 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适用于地面、墙壁、家具等物体表面的处理和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处理。 (二)消毒(disinfection)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sterilization)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过程。 二、消毒灭菌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heat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利用热力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