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血管检查2PPT
心血管检查;心脏的检查 Examination of the heart;患者体位;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一、视 诊 ;(一)心前区隆起;(二)心尖搏动( apical impulse);正
常
搏
动
位
置;正
常
搏
动
范
围; 位 置: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
搏动范围:
直径 2.0~2.5cm。 ; 心尖搏动位置、强度及范围的改变提示可能有心脏病变,但首先要排除生理情况再考虑病理情况。 ;1. 位置的改变 ;卧位时,膈肌位置较坐位稍上移,心尖搏动可稍上移;
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
右侧卧位时,向右移1~2.5cm。 ;矮胖体型者,心脏常呈横位,
心尖搏动可上移至第4肋间;
儿童及妊娠时,膈肌位置较高,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可向上外移;
瘦长体型者,心脏呈悬垂位,
心尖搏动向下移至第6肋间。
; (2)病理因素
① 心脏疾病:
左心室增???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 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先天性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胸部右侧相应位置。;② 胸部疾病:
; 肺不张或胸膜粘连时,心尖搏动移向患侧。 ; ③ 腹部疾病:
大量腹水或腹腔内巨大肿瘤时,心尖搏动位置上移。 ; 2. 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左心室增大时,搏动增强,范围较大;
心肌炎患者搏动减弱;
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或肺气肿时搏动减弱或消失;
甲亢或发热时,搏动增强。 ; 3. 性质的改变 ;(三)心前区搏动 ;右心室增大时,剑下可见心脏搏动;剑突下搏动;鉴别来自右心室或腹主动脉的方法;;视诊小结;二、触 诊 ;(一)触诊方法 ;触诊方法;;(二)触诊内容 ; 心尖搏动的凸起,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借此确定心音、杂音及震颤出现的时间。
; 左心室增大时,用一手指末节轻触心尖搏动处,可感到手指被抬起,称抬举样心尖搏动,是判断左室肥大的可靠体征。
; 震颤(thrill)是用手触到的微细振动感,尤如触摸猫喘气的感觉,故又称猫喘。
;产生机理;震颤是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征性体征,震颤往往合并明显的心脏杂音。;震颤与杂音的关系;震颤的部位、时间和临床意义; 正常心包脏层与壁层表面光滑,两层间有约20~30ml液体起滑润作用。
; 心包炎时,由于纤维蛋白沉着,使心包脏壁两层变粗糙,粗糙的心包膜随心跳互相摩擦产生振动,可通过胸壁触诊感知。一般用小鱼际肌处手掌触诊。孙深夜的增多,使心包脏层和壁层分离,摩擦感消失。
; 胸骨左缘第3、4 肋间处心脏不被肺覆盖,而且接近胸壁,在此处最易触及心包摩擦感。多呈收缩期和舒张期双向的粗糙摩擦感,以收缩期、前倾体位和呼气末更为明显。;三、叩 诊 ;目 的; (一)叩诊方法及要点 ;(二)叩诊顺序;(三)正常心浊音界 ;;(四)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五)叩诊意义 ; ① 左室增大时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加深,心脏浊音界的外形呈“靴形”,称靴形心。
最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② 右室增大 轻度增大时,绝对浊音界增大,相对浊音界无明显改变。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扩大,但由于其前为胸骨,其右下为肝脏,使心脏沿长轴顺钟向转位,故以向左扩大为主。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或房间隔缺损。 ; ③ 左房显著增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心界增大,心腰消失。左房扩大与肺动脉扩张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界增大,左心腰向左膨出,心浊音界呈“梨形”,又称梨形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 ④ 主动脉扩张、升主动脉瘤时,胸骨右缘第1、2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 ⑤叩诊对诊断大量心包积液更有意义,大量心包积液时,心浊音界向左右两侧扩大,呈“烧瓶形”,而且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明显加宽,这是心包积液的特征。 ; 全心增大,如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肌炎、全心功能不全时,心浊音界向左右两侧扩大,称“普大型心”。;肺气肿时,心浊音界缩小或叩不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可使膈肌升高,心脏横位,心界向左扩大;四、听 诊 ;(一)使用听诊器的基本知识 ; (2)耳件和胸件连接管的长度,一般认为从提高听诊力来考虑,长度越短越好,但从方便起见,以30~38cm为宜,不能太长,否则影响传导。管壁宜厚,以防外界声音的影响。 ;(3)胸件包括钟型和膜型两种; 膜型者能减弱低频振动,适于听高调声音,如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心音分裂、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喀喇音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