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校本教材210.00KB.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筝校本教材210.00KB

学校课程---古筝 古筝教学训练教材 官 庄 镇 中 心 中 学 二零一二年二月 前 言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同时也为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与情操,我们将以美育为途径,以器乐特色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以器乐教育为纽带,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进一步发挥我校文化教育与音乐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彰显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课程计划 根据我校自身音乐特色及优势,拟将器乐古筝课程进一步开展成具有系统性、完备性及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1.六年级至八年级开设古筝基础课程及乐理课,普及“器乐、声乐”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2.六年级以上开设各类器乐校本课程和声乐校本课程及音乐欣赏课程。同时继续开设基础乐理课程。开始逐步深入“器乐、声乐”校本课程的学习。 3.每周各安排一课时器乐课,一课时基乐课。各学科课时安排在每学期初由教研组长根据学年教学要求组织组内老师共同计划安排。 三、教材选择 校本课程由教研组主导,在学校教导科组织下全体相关教师参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器乐课特点编撰“器乐”校本课程教材。 四、课程实施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 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教育性原则 参与本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这门课程的开设要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孩子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校整体教学连贯性,贯穿学校教学始终。并且结合各相关学科,形成学校教学的合力。通过校本课程的学科衔接促进文化课教学中各学科的相互整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 5.差异性原则。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实际的学生层次性、差异性。对学生,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五、课程管理: 1.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网络。 (1)成立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分管教学副校长主抓,教导科主任具体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是策划和实施课程建设,制定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奖惩条例。 (2) 成立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科主任、教研组长、课程实践教师组成。负责对各年级课程的落实、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和成果评比,以及资料积累等。 2.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教师课程的意识。学校为广大教师提供制度支持和资源保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实践能力。 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凸显课程特色效果。通过宣传、校园建设、展示活动,各类教育活动的渗透,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进一步形成办学特色。 六、课程评价 1.随堂评价:由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随堂巡查评价,研究总结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教材编纂、组织形式、授课过程及其它。? 2.问卷评价: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满意度调查,针对调查中的建议适时调控教学方法。? 3.成果展示评价:在半学期、学期末定期组织展示评价。 古筝的历史起源 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古筝是一件伴随我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今的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筝。计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