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 第十章 图像编码PPT.ppt

数字图像处理 第十章 图像编码PPT.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图像处理 第十章 图像编码PPT

设待编码的数据序列为“dacab”, 信源中各符号出现的概率依次为P(a)=0.4,P(b)=0.2,P(c)=0.2, P(d)=0.2。 数据序列中的各数据符号在区间[0, 1]内的间隔(赋值范围)设定为a=[0, 0.4), b=[0.4, 0.6), c=[0.6, 0.8), d[0.8, 1.0) StartN=StartB+LeftC×L EndN=StartB+RightC×L 新间隔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表示前一间隔的起始位置 前一间隔的长度 当前编码符号的初始区间的左端和右端 第一个被压缩的符号为“d”,其初始间隔为[0.8, 1.0); 第二个被压缩的符号为“a”,由于前面的符号“d”的取值区间被限制在[0.8, 1.0)范围内,所以“a”的取值范围应在前一符号间隔[0.8, 1.0)的[0, 0.4)子区间内, 根据上式可知 StartN=0.8+0×(1.0-0.8)=0.8 EndN=0.8+0.4×(1.0-0.8)=0.88 “a”的实际编码区间在[0.8, 0.88)之间。 第三个被压缩的符号为“c”, 其编码取值范围应在[0.8, 0.88)区间的[0.6, 0.8)的子区间内. 第四个被压缩的符号为“a”, StartN=0.848+0×(0.864-0.848)=0.848 EndN=0.848+0.4×(0.864-0.848)=0.8544 第五个被压缩的符号为“b” StartN=0.848+0.4×(0.8544-0.848)=0.848 56 EndN=0.848+0.6×(0.8544-0.848)=0.851 44 数据序列“dacab”已被描述为一个实数区间[0.85056, 0.851 84],在此区间内的任一实数值都惟一对应该数据序列。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实数表示这一数据序列。把区间[0.85056, 0.85184]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为[0.110110011011, 0.110110100001]。 [0.110110011011, 0.110110100001]。 0.1101101位于这个区间内并且其编码最短, 故把其作为数据序列“dacab”的编码输出。不考虑“0.”,把1101101作为本例中的数据序列的算术编码。由此可见, 数据序列“dacab”用7比特的二进制代码就可以表示, 平均码长为1.4比特/字符。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10.7 JPEG 编 码 10.7.1 JPEG基本系统编码 JPEG是面向静态图像编码的国际标准。在相同图像质量条件下, JPEG文件拥有比其他图像文件格式更高的压缩比。JPEG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和网络程序中,是现今万维网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图像文件格式之一。JPEG是一种有损压缩, 即在压缩过程中会丢失数据,每次编辑JPEG图像后,图像就会被重复压缩一次, 损失就会有所增加。 JPEG允许四种编码模式:  (1) 顺序式(Sequential)DCT方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图像顺序进行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编码。DCT理论上是可逆的,但在计算时存在误差,因而基于DCT的编码模式是一种有损编码。 (2) 渐进式(Progressive)DCT方式:基于DCT,对图像分层次进行处理,从模糊到清晰地传输图像(与GIF文件的交错方式类似)。 (3) 无失真(Lossless)方式 (4) 分层(Hierarchical)方式: 在空间域将源图像以不同的分辨率表示,每个分辨率对应一次扫描, 处理时可以基于DCT或预测编码,可以是渐进式,也可以是顺序式。 下面针对基于DCT的顺序式基本系统编码来说明JPEG的编码方法。 1) 数据分块 对图像进行编码前,将每个分量图像分割成不重叠的8×8像素块, 每一个8×8像素块称为一个数据单元(DU)。编码前一般先将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YCbCr空间,再把各分量图像分割成8×8数据块。 对图像采用不同的采样频率(称为二次采样)。对Y分量的采样频率可高于对Cb、Cr的采样频率(亮度比色彩重要),有利于节省存储空间。常用的采样方案有YUV422和YUV411。 2) DCT处理 图像数据块分割后,将DU进行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对每个8×8的数据块DU进行DCT后, 得到的64个系数代表了该图像块的频率成分,其中低频分量集中在左上角, 高频分量分布在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