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 糖酵解 讲义PPT
EMP.TCA.PPP途径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其生理意义
糖酵解(EMP)
定位
如何定位一个生化反应?
糖酵解过程中所需的酶类都存在于MIT外的细胞质内,由此可以确定糖酵解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
糖酵解(EMP)
反应历程
糖酵解始于糖的活化(磷酸化),终于丙酮酸的形成。同时放能,将糖分子中的部分化学能转变到ATP中。
EMP各步反应的基本轮廓(P109,图4-3)
糖酵解(EMP)
(1)葡萄糖的活化与异构化。
(2)己糖裂解为磷酸丙糖。
(3)甘油醛—3—磷酸的脱氢氧化
(4)贮能
三羧酸循环(TCA)
概述
有氧条件下,糖酵解最终产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形成乙酰CoA并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的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定位
TCA过程的反应部位是线粒体。
三羧酸循环(TCA)
反应的基本轮廓(P111,图4-4)
反应特点:
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消耗一分子乙酰CoA,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生成1分子FADH2,3分子NADH+H+,2分子CO2,1分子ATP。
CoASH
+CO2
+CO2
草酰乙酸
再生阶段
柠檬酸的生成阶段
氧化脱
羧阶段
柠檬酸
异柠檬酸
顺乌头酸
-酮戊二酸
琥珀酸
琥珀酰CoA
延胡索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NAD+
NAD+
FAD
NAD+
③
①
②
三羧循环总观
三羧酸循环(TCA)
生理意义
1. EMP途径不产生二氧化碳,而当丙酮酸进入TCA氧化脱羧时,才能产生,所以说TCA途径中的一系列脱羧反应是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源泉。
2. 生成ATP、NADH和FADH2,NADH和FADH2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大量ATP,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
3.是糖、蛋白质、脂肪及其他过程的共同代谢过程,联系三大代谢。
4.循环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以合成许多重要物质。
戊糖磷酸途径(PPP或HMP)
概述
是指从G-6-P脱氢反应开始,经一系列代谢反应生成磷酸戊糖等中间代谢物,然后再重新进入糖氧化分解代谢途径的一条旁路代谢途径。
定位
PPP途径的反应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戊糖磷酸途径(PPP或HMP)
反应的基本轮廓(P112,图4-5)
1.G-6-P的氧化脱羧阶段。
2.非氧化分子重排,葡萄糖再生阶段。
6 G-6-P + 12NADP+ +7 H2O →
5 G-6-P + 6CO2 + 12NADPH +12H++H3PO4
戊糖磷酸途径(PPP或HMP)
产能机理
从能量角度来看,无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所具有的两步氧化反应中,各产生1分子NADPH + H+,当经这系统产生6分子二氧化碳时,相当于1分子葡萄糖在这一系统中被氧化时,随之形成12分子NADPH + H+,而所形成的NADPH进入呼吸链中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其中的H交给泛醌,从泛醌到氧的电子传递只产生2ATP,所以按这种方式传递生成2×12个ATP,即24个ATP.另一种方式是NADPH 把H先给NAD+使其还原成NADH,再进入呼吸链,这样就生成了3×12=36个ATP。如果减去葡萄糖磷酸化时所消费的一个ATP,实际为35个ATP。与EMP、TCAC途径相比较,就形成的ATP数量来说(能量利用率),虽然差些,当总的看来,相差不是太大(一个是35个,一个是38个),也就是说从能量利用率上来说,HMP途径几乎与EMP-TCAC途径同样有效。但是,实际上电子传递链上细胞色素系统接受NADPH上的氢的能力很低,因此说HMP途径产生了3NADPH,而不是ATP,NADPH主要是作为还原剂,用于还原性的生物合成中
戊糖磷酸途径(PPP或HMP)
生理意义
1.为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剂。参与脂肪和固醇的生物合成等。
2.为物质合成提供原料。如Ru5P和R5P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E4P和EMP中的PEP可合成莽草酸,经莽草酸途径可合成芳香族氨基酸,还可合成与植物生长、抗病性有关的生长素、木质素、绿原酸、咖啡酸等。同时提高了植物的抗病能力。
3.该途径分子重组阶段形成的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的磷酸酯及酶类与卡尔文循环的中间产物和酶相同,因而戊糖磷酸途径和光合作用可以联系起来。
戊糖磷酸途径(PPP或HMP)
4. .PPP在许多植物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植物感病、受伤、干旱时,该途径可占全部呼吸的50%以上。由于该途径和EMP-TCAC途径的酶系统不同,因此当EMP-TCAC途径受阻时,PPP则可替代正常的有氧呼吸。在糖的有氧降解中,EMP-TCAC途径与PPP所占的比例,随植物的种类、器官、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