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之 著述目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云之 著述目录

周云之 著述目录 一、著作 《形式逻辑简明读本》(合作修改),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2月; 《中国历史上的逻辑家》(合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 《形式逻辑原理》(合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 《先秦逻辑史》(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2月; 《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副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国家教委统编教材,获得北方16省市出版系统优秀图书奖和甘肃省优秀图书奖); 《中国逻辑史》(五卷本,副主编,98万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国家“六五”计划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北方16省市出版系统优秀图书奖和甘肃省优秀图书奖); 《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合作编选先秦卷、汉至明卷、近代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上下卷主编,88万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先秦名辩逻辑指要》(专著,21万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 《墨经校注·今译·研究——墨经逻辑学》(专著,26万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 《公孙龙子正名学说研究——校诠·今译·剖析·总论》(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4月; 《名辩学论》(专著,国学丛书之一,33.7万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中国逻辑史》(主编,41万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二、论文 “‘白马非马’纯属诡辩吗?”,《江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2期; “略论惠施的逻辑思想”,《江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 “公孙龙关于‘名’的逻辑思想”,载《逻辑学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8月; “谈谈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关系”,《广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 “墨辩中关于‘名’的逻辑思想”,《江汉论坛》,1979年第6期(另载《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5月); “墨家关于‘辩’的理论”,《天津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 “对‘中国逻辑思想史上类概念的发生、发展与逻辑科学的形成’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论墨家‘以说出故’的推论性质和推论形式”,《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论墨家‘以类予’和‘以类取’的推论性质和推论形式” ,《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 “形式逻辑中必须充足理由律的论据充足吗?”,《学术研究》,1980年第6期; “先秦逻辑思想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光明日报》,1980年9月4日; “为形式逻辑的排中律正名”,《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另载《哲学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 “评对公孙龙‘白马非马’的种种误解”,《天津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问题”,载《中国逻辑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2月; “对先秦名家分为两个诡辩学派的异议”,《哲学研究》,1983年第1期; “略论后期墨家对惠施公孙龙名辩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南开学报》,1983年第5期; “评严复在译释《穆勒名学》中的逻辑思想”,载《逻辑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0月; “惠施、公孙龙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吗?”,载《中国哲学史论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白马非马’决不是诡辩命题”,《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 “论荀子的辩说逻辑体系”,《百家论坛》,1987年第4期; “解放前我国传统逻辑中争论的若干问题”,《国内哲学动态》,1987年第5-6期; “试论我国30年带队形式逻辑的所谓批判及其理论根源”,《沈阳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 “论荀子的正名逻辑及其在中国逻辑史上的贡献和地位”,《锦州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 “试论我国三十年代综合逻辑的特点及其兴起的过程和原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试论先秦儒家对逻辑学正名理论的发展和贡献”,《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 “试论先秦名辩逻辑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3期; “谈假言命题的汉语构成形式”,《湖北师院学报》,1988年第3期; “论先秦演绎推理学说的发展和完善”,《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论荀子‘三惑’说的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及学术偏见”,《江汉论坛》,1988年第12期; “简论先秦对逻辑基本规律的理论表述”,《光明日报》,1989年1月16日; “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江淮论坛》,1988年第6期; “论先秦墨家对古代归纳方法(逻辑)作出的贡献”,《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后期墨家已经提出了相当于三段论的推理形式——论‘故’、‘理’、‘类’三物论式”,《哲学研究》,1989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