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的研究的新取向.docVIP

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的研究的新取向.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的研究的新取向

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研究的新取向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迅速重构的全球化时代。植根于社会建构(socialconstruction)的社会性别差异(genderdifferences),同阶级/阶层、种族、族群(ethnicity)、种姓(caste)、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年龄、文化、语言、地区/地域及国家等社会差异和权力等级,[1]纵横交织,不仅挚肘着世界各地社会与经济变迁的进程,而且伴随各地社会的转变而发生千姿百态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尤其是在90年代,女权主义者[2]对这些差异的理论化层出不穷,纷繁复杂。她们的共识是,惟有将日渐拉大的种族、族群、阶级差异以及南北之间的全球差距等一并予以考虑,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才能得到更加微妙和全方位的理解。本文旨在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现状来审视和解析这些理论。文章第一部分将简要梳理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从普遍走向特殊的历程。接下来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反观中国妇女中现存的各种差异与权力等级。第三部分侧重于对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做一粗线条的评述。基于前述分析,文章最后将提出几点研究建议。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妇女研究亟待在特定的历史与地理情境下来书写和再现妇女,纳入包括族群在内的诸多差异范畴。值此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契机,在探讨民族地区和边区妇女发展政策和实践时不失时机地纳入这些差异,亦已成为摆在广大妇女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挑战。   一、女权主义话语的嬗变:从普遍走向特殊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崛起之初,诸如“妇女”、“压迫妇女”等概念基本上不被认为是有问题的。自西蒙娜·德·波伏娃以来的女权主义经典理论一向用一种普遍化的言语来描述妇女及其面临的问题。社会性别被认为是超越国家、地理、历史及文化界限的,世界各地的妇女因而被普遍视作父权制统治和压迫的对象。缘此之故,“姊妹情谊”也被认为是全球性的(Morgan,1984)。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有色人种妇女和第三世界妇女开始检视建立在白人中产阶级妇女经验之上的欧美主流女权主义理论,挑战其有关妇女特别是关于非西方和非白人妇女经历的同质性话语,并抨击其对妇女之间存在的阶级、种族、族群、性取向等诸多差异缺乏敏感。进入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第三世界女权主义者开始从各自学科出发审视妇女之间存在的各种社会差异与权力关系。[3]她们对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解构和对“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的理论建构,极大地拓宽了“女权主义”定义本身和整个女权主义理论体系。   与此同时,女权主义有关知识创造的认识论[4]理论也开始日渐成熟,构成为女权主义著述的又一显著成果。美国知名女权主义科学哲学家桑德拉·哈丁(Harding,1986)和唐娜·哈拉维(Haraway,1991)分别建构了“女权主义立场论”(feministstandpoint)和“处境知识”(situatedknowledge)等概念,用以强调研究者自身所处的由社会性别、阶级、种族、族群等身份认同所决定的社会位置对其知识创造所产生的影响。在哈拉维看来,任何知识都是情境化的产物,因而是特定化、不全面的。为了在作为知识生产特权“主体”的科学家同她们的研究对象之间建立更公平的关系,她们力主研究者必须表明她们自己的主体位置,阐明其基于诸多差异的“处境知识”以及与此相伴生的偏见。在她们看来,惟有如此,研究者才能对自己所创造的知识负责。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权主义学者对此取得了认同,并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5]   在当代西方“后学”风潮中应运而生并各领风骚的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理论和后殖民分析方法也对差异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者(feministpoststructuralists)认为,社会性别化的经历由社会性别、种族、阶级、族群及年龄等不同的身份与差异造就的“处境知识”的体现。后殖民女权主义者(postcolonialfeminists)所寻求的则是跨文化的空间和话语来张扬第三世界妇女的理论、实践及主体性(参见胡玉坤,2001a)。例如,亚力山大和莫汉蒂合编的《女权主义谱系,殖民遗产与民主未来》一书着墨于有色人种和第三世界女权主义者的经验、历史及自我反思,并深刻剖析了非西方世界存在的种族、阶级、社会性别、性取向及全球资本主义的剥削等多重压迫,以便提供一个“比较性的,相互关联和有历史根基的女权主义概念”(AlexanderandMohanty,1997)。而后现代女权主义者(postmod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