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院
药学院
头孢氨苄生产工艺研究
专 业: *********
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 *
指导教师: * * *
二零一二年*月*日
目 录
一 头孢氨苄的简介
1. 头孢氨苄发展过程……………………….…(2)
2. 头孢氨苄的药理性质与临床应用………….(3)
3. 头孢氨苄的理化性质…………………...…..(4)
二 头孢氨苄的合成路线和选择
1. 微生物酶酰化法…………………………….(5)
2. 苯甘氨酸无水酰化法…………………….…(5)
3. 苯甘氨酰氯与7-ADCA缩合工艺………....(6)
三 头孢氨苄的生产工艺流程
1. 生产头孢氨苄的操作流程………….….…..(9)
四 三废的治理措施
1. 对产生的废水的分析……………….…..…(10)
2. 树脂吸附法处理产生的废水……………...(10)
五 课程设计的总结
1.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总结………………....….(11)
六 参考文献………………………………………..(16)
一、头孢氨苄的简介
1.头孢氨苄的发展
头孢类抗生素发展到今天一共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氨苄属于其中的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从抗菌性能来说,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敏感的菌主要有β-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但肠球菌耐药),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可以有各自的抗菌特点,如头孢噻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优,而头孢唑林则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作用。但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革兰阴性菌对本代抗生素较易耐药。
2. 头孢氨苄的药理性质与临床应用
a . 抗菌谱:
对G+菌效果较好 对G-菌效果较差 该品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胞内容物膨胀至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杀菌作用。该品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注射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率高。特别加入增效抗炎因子,使该品具有标本兼治得效果,其杀菌能力比青霉素类大20倍,比磺胺类大10倍、比喹诺酮类大5倍。药理头孢氨苄属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与头孢噻吩相仿,但其抗菌活性较后者为差。除肠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外,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产或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的大部分菌株对该品敏感。该品对奈瑟菌属有较好抗菌作用,但流感嗜血杆菌对该品的敏感性较差;该品对部分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其余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均对该品呈现耐药。梭杆菌属和韦容球菌一般对该品敏感,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对该品中度敏感。
b. 临床用途: 1.适用部位:呼吸道 泌尿道 皮肤和软组织 2.适用症:流行性感冒,气肿疽、恶性水肿、坏死杆菌病、等所引起的败血性高热(41~43℃)或持续低温(37℃以下)喜喝冷水、无神嗜睡、行走拐跛、耳部变蓝、流泪等。同时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疾患
c. 头孢氨苄的理化性质
头孢氨苄的结构\名称
又称先锋Ⅳ \ 头孢力新,化学名为(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
头孢氨苄理化性质
1.白色或乳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
2. 水中微溶,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3.在固态及干燥状态下比较稳定,遇热、强酸、强碱和紫外线均易分解;
4. pH3.5~5.5,其水溶液在pH8.5以下较稳定,但在pH9以上则迅速被破坏。
二、头孢氨苄的合成路线和选择
1.微生物酶酰化法
微生物酶酰化路线的生产工艺多采用固相酶术,将无色杆菌细胞吸附在DEAE(二乙胺乙基)一纤维素载体上,将此固相装柱,通入0.1%七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一ADCA)和0.5%D苯甘氨酸甲酯,5h后,85%的7-ADCA转化为头孢氨苄。
该法生产头孢氨苄工艺先进,无污染。但固定化酶技术尚不成熟且反应对温度和PH要求较高。生产过程中不太稳定,工业大规模生产较为困难。
2.苯甘氨酸无水酰化法
苯甘氨酸无水酰化路线的生产工艺基本原理是以苯甘氨酸为原料,进行二次酰基化;将7-ADCA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二硅烷基化的产物;将上述两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