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程设计--矿井开拓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指导思想 课程设计师安全专业学生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通过开拓方案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将矿井设计原理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等知识点融会贯通于实践的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为学生进行本科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矿井设计矿井建设和生产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目的 通过开拓方案设计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矿井开拓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熟练掌握方案比较法在开拓设计中的应用 4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计算和应用CAD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1编写开拓方案设计说明书一份(40~50页左右,每页不少于400字) 2设计图纸部分:开拓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平面图1:10000 剖面图 1:5000) 摘要 本设计为山东省邹城、兖州、曲阜三市接壤地区东滩矿井开拓设计,全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开拓和采区巷道布置。 区内交通极为便利。京沪铁路大动脉纵贯井田中部,从东滩店车站起,南去邹城6km,徐州162km,上海818km;北去兖州14km,济南156km,青岛549km。另有兖新铁路支线,西去济宁至鲁西南菏泽和河南新乡,与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联网;东去有兖石铁路专线至石臼港308km。公路四通八达,有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邹兖公路、济兖公路和济邹公路分别从井田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通过。京杭大运河由济宁市西流过,一般能通航85t小轮,一、二月份水位变浅,不能通航。 东滩矿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服务年限70.年。矿井布置两个综采工作面保证全矿井的产量,煤的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矿井的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 关键词:立井开拓;多水平延深;大采高;带区开采;服务年限 目录 绪论……………………………………………………………………………………5 第一章 矿井概述与地质特征………………………………………………………6 第一节 矿井概述………………………………………………………………………6 1.1.1 矿井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概述……………………………………6 1.1.2 矿区气候条件……………………………………………………………………6 1.1.3 矿区水文情况……………………………………………………………………6 1.1.4 矿区水源和电源…………………………………………………………………6 1.1.5 生产原料和建设材料……………………………………………………………7 1.1.6 附矿区交通位置图………………………………………………………………7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7 1.2.1 井田地形地势以及井田的勘探程度………………………………………………7 1.2.2 地层、构造与地温………………………………………………………………7 1.2.3 水文地质特征 9 1.2.4 煤层综合柱状图 10 第三节 煤层特征 11 1.3.1 煤层特征 11 1.3.2 煤层的围岩性质 11 1.3.3 煤的特征……………………………………………………………………………12 第二章 井田境界…………………………………………………………………………13 第一节 井田境界 13 2.1.1 井田境界 13 2.1.2 井田特征 13 第二节 矿井工业储量………………………………………………………………………13 2.2.1 井田勘探类型、钻孔及勘探分布情况 13 2.2.2 矿井工业储量的计算及储量等级的圈定 14 第三节 矿井可采储量………………………………………………………………………15 2.3.1 计算可采储量时必须要考虑的损失 15 2.3.2 各种煤柱损失的计算 18 2.3.3 矿井可采储量 22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4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24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4 3.2.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24 3.2.2 水平的服务年限 24 3.2.3 井型校核 25 第四章 井田开拓……………………………………………………………………………26 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26 4.1.1 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26 4.1.2 工业广场的位置、形状和面积的确定 28 4.1.3 确定开采水平 28 4.1.4 煤层生产能力及主要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