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根茎部病害与穗部病害-根茎部病害.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根茎部病害与穗部病害-根茎部病害

小麦根茎部病害和穗部病害 根茎部病害 向上传导 根部病害发病后不易防治 根部病害防治的关键措施 -种子处理 根部病害始发于苗期; 发病部位主要在土壤中; 苗期是根部病害的侵入高峰 作物苗期抗病能力差 根部病害发生后不易防治,防治难度大,效果差 种子处理可保证苗期不受侵染,推迟侵入时期,避免或减轻后期发病,减轻为害程度。 华丹对种传病菌的杀菌范围 防治根部病害的方式 保护圈效应 种传病害--处理种子时,有效成分在处理时及种子发芽时只有很小量内吸,但却可以杀死种子表面及种皮内的病菌。 土传病害--有效成分在土壤中不移动,因而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稳定而持久的保护圈。持效期可长达4个月以上。 根系病害的诊断难 农民对根系病害的认知相当缺乏: 除非挖出植株否则根部的病症很难察觉 致病因子经常是看不到或很难发现的 首先看到的病症通常是叶部,但这已是在病原菌造成无法恢复的伤害很久以后的事 叶部病症经常和缺失水份、营养缺乏或病毒感染类似 小麦种传与土传病害 小麦的种传与土传病害 1、全 蚀 病 2、纹 枯 病 3、黑 穗 病 4、根 腐 病 小麦全蚀病 Wheat take-all 历史 最早的记录发现于1852年澳大利亚 一种子囊菌真菌 存在于各种农业土壤之中,为一种顽固的土壤病害遍布全球 遍布全球 特点 检疫性病害 毁灭性根部病害 小麦“癌症” 难以识别 世界性难题 自然消退现象(Take-all Decline,TAD) 性状和特征 苗期特征 侵染种子根、地下茎、次生根,使之变黑腐烂 叶片黄化,心叶内转 分蘖减少,矮小稀疏 返青推迟,植株瘦弱 病株易自根茎处拔断 严重的死亡 全蚀病感染可造成发育不良 根部特征 黑细胞坏死真菌侵染并损坏根部组织 可在根部和茎基部发现感染根系腐烂 根部坏死 感染移向基部 成熟期特征 病区多近圆形 叶色深浅不一 作物发育不良 受染作物早熟且结穗减少、变小 早枯形成“白穗” 作物茎部,形成黑脚——“黑膏药” 全株枯死 易拔起 典 型 的 白 穗 特 征 叶色深浅不一 全株枯死 全蚀病的危害 大副减产,轻病地块减产10%-20%,重病地块50%以上,甚至绝收 降低小麦品质 疫区不能繁种——检疫法 逐年加重 全蚀病真菌的生物学 寄存作物 350个物种 易于感染作物 小麦〉大麦〉黑麦 较有抵抗力作物 燕麦、玉米、小米、高粱 病菌的侵染 冬前小麦三叶期 为主要侵染高峰——“拌种”是关键 春季拔节期 扩散原因 传播迅速 防治困难 现代化的耕种生产模式 农民不认识、不重视 检疫法难以实施 假冒、擅自扩大使用范围的产品大面积推广,误导消费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保护无病区、合理轮作、平衡施肥 化学防治:有效的化学药剂成本较高 公司生产的农华华丹是目前世界上对全蚀病有效的杀菌剂之一 假象 全蚀病混合发生 发病地块一般同时有根腐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病害发生 其它药剂防治了纹枯病等病害 谎言 麦死 烂根 种子 土壤 预防 如何起作用? 华丹扫灭全蚀病 针对全蚀病极其有效 影响和阻止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 围绕作物根系建立了一个保护圈 保护圈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 传播蔓延快(0-3年) 分蘖率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 减产严重(10-20%、50%、绝收) 发病越早,危害越重 毁灭性病害(河南省检疫病害)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 典型的根部病害 分蘖期:地上部不明显,但种子根与地下茎变灰黑色,重病株稍矮基部叶黄 拔节期:返青迟,似干旱、缺肥状,根部大多变黑,根轴变黑,茎基表及叶鞘内有黑菌丝 抽穗灌浆期:成簇或点片早枯白穗,基部有“黑膏药”状,即“黑脚”和“白穗”。干旱时无“黑脚” 小麦全蚀病 病菌-子囊菌 传播-土壤、粪肥及种子传播 侵染-小麦出苗后侵染 为害-返青后病害扩展,后期死亡 小麦病害——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引起的小麦枯白穗 小麦白穗 小麦病害 ——纹枯病 1. 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 播种发芽后开始侵染,出苗后一周就会出现纹枯病病斑,冬前是小麦纹枯病侵染的第一个高峰期,土壤湿度大的麦田,越冬前病株率接近100%。越冬期病菌休眠,随着感病组织的老化,病株率下降。 小麦病害——纹枯病 返青后进入第二个侵染高峰期,病株率和严重度增加,一直持续到孕穗期,一般田块病株率30-50%,严重地块100%。后期易造成小麦倒伏,形成枯白穗。 小麦病害——纹枯病 侵染及传播 侵染过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夏,通过小麦根部侵入,在小麦根部及土中越冬,返青后向上侵害至分蘖节和茎基部,灌浆期病势发展最快 传播途径: 土壤传播 粪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