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发现的早期稻作遗存及谷物的收割与加工
贵州发现的早期稻作遗存及谷物的收割和加工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贵州中水遗址近年来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谷遗存,它们与临省发现的稻谷品种不同,可能是属于适合当地高原环境、在本土生长的稻谷品种。贵州出土的早期农具中,石刀和杵臼的数量较多:其中石刀类型多样,是主要的谷物收割工具;杵臼形制简单,是主要的谷物脱壳工具。岜沙苗族人的现代生活场景是古代谷物收割、加工方式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稻谷遗存;石刀;杵臼
Abstract: Plenty of historical remains of char paddy were discovered recently in Zhongshui site of Guizhou province.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addy varieties found in nearby provinces, possibly belong to the local variety suitable to the local highland environment. Stone knives and Chu-Jius are the part of early farm tools unearthed in Guizhou. Stone knives have many kinds of shapes used as harvesting tools. The shape system of Chu-Jiu is simple, which is major cereal husking tool. The modern life scene of Ba-Sha Miaos is the best explanation of ancient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Key words: Historical Remains of Paddy, Stone Knife, Chu Jiu
一、贵州发现的早期稻作遗存
农业的产生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革命。在我国历史上,有关农作物的分布及其传播规律,很早就有粟类作物由北而南、稻类作物由南向北、麦类作物由西向东的传统说法。大多学者都认为亚洲是人工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我国考古发现的稻谷遗存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主,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出土了大量的稻作遗存:如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桐乡罗家角遗址[2]发现了大量炭化稻谷。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前的稻壳遗存[3],这一发现的年代更早于河姆渡遗址。商周时期的稻谷遗存,在河南安阳殷墟、郑州白家庄、江苏东海焦庄、湖北圻春毛家嘴、汉川南河等地都有发现,较之新石器时代,分布的范围更为广阔,几乎遍布长江流域各省区,还向北扩展到黄河流域。
位于云贵高原的云南,至今为止共发现野生稻采集点100余处,是我国目前唯一分布着现代野生稻的全部3个品种的省份,同时云南还发现了早期稻谷遗存。因而有学者以为:云南可能是人工栽培稻起源地之一。但云南出土的稻谷遗存时代较长江中下游地区偏晚,如:滇池区域贝丘遗址的时代约距今4260年[4]、宾川白羊村遗址的时代约距今3770年[5]、元谋大墩子遗址的时代约距今3210年[6]、剑川海门口遗址的时代约距今3115年[7]。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侧,古人类遗址众多,内涵丰富。“从大范围讲,应包括在长江流域地区之内,它的稻作农业应当出现较早,也是合乎逻辑的事”[8]。早在1980年,贵州省博物馆联合黔西南州文化局和普安县文化馆,对普安铜鼓山遗址进行了发掘:普安铜鼓山清理了房屋一座,分南北两室,南室小,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5米,东西宽1.7~2.4米,南北两室内共利用5块较平整的原生石作居住面。南室内及室外周围堆积有大量已炭化的农作物,分布面积8.5平方米,这种现象在与其邻近的次一级台地上的试2探方第四层内亦可见。碳化物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测定,其年代分别为距今3910±140年和3855±190年”[9]。报告称是农作物,会不会是稻谷遗存?由于诸多原因,现在已经很难有结论。
在威宁中水的2次试掘和正式发掘中,出土了炭化稻谷。1995年、2002年在威宁中水吴家大坪大河湾先后试掘的k2、k3中,发现大量的炭化稻谷堆积:K2坑内填土较紧密,夹有陶片、红烧土和炭屑。内坑距北壁约20厘米处有红烧土夹稻谷颗粒堆积,范围约是长70、宽20、厚15厘米,呈带状不规则堆积;送测碳化稻谷的C14检测数据为3120±65年。K3坑口长210、宽165、深60~68厘米,坑内堆积可分3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