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中考作文能力大提升之分级解读和训练
2009年中考作文能力大提升之分级解读与训练
审题与立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就是题意。
有人把考试作文形象地比喻为“带着镣铐跳舞”。“镣铐”,就是题意。
在体育赛场上,跑步有规则,跳高也有规则。只有有了“规则”,比赛才能公平、公正,也才能体现比赛的价值。
考试就像体育比赛。作文就好比是体育比赛中的一个项目。而“题意”正是这个比赛项目中竞争的“规则”。
如果没有了规则,任何比赛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如果没有了规则,作文也将变得让人难以取舍。
有了“规则”,才能有有秩序的的竞争;有了“规则”,才能保证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因此,无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要想夺得这“半壁江山”,首先要懂得“规则”。
只有懂得了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放任你的思维驰骋,听任你的妙笔生花,才能真正实现作文的价值。
审题,就是对“规则”的解读。
立意,则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中心论点)。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清·王夫之)
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
立意,最能看出一个作者的灵魂。
是最具思想的深刻,还是浮光掠影的浅薄;是别具一格的新颖,还是生搬硬套的陈腐。立意的高下,决定了一篇文章的高下。为此,作者不得不“为伊消得人憔悴”。
选准了一个角度,确定了立意的方向,思想、情感、文体、结构、布局、措辞也就都有了相应的、自然的(本能的)呈现。
因此,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第一节 偏离题意 中心模糊
【要点解读】
偏离题意、中心模糊,在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一般都被列为“题意”这一项要求的最末一个等次——第四等。
偏离题意,就是对题目的意思理解错误,或在写作过程中对写作范围的把握出现偏差,从而使文章的内容与题目无关,或与题目要求背道而驰,风马牛不相及。题目中言“风”,你偏写“马”写“牛”;题目中指“东”,你偏向“西”;题目中言“团结”你大谈“勾结”等等,皆属偏离题意。
例如在某地中考中,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在阅卷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都被视为“偏离题意”:
只涉及到“美好的心灵”,而不谈“看世界”。比如说谈“团结互助”,谈“互相理解”,谈“呼唤和平”,谈“关爱生命”等的必要性、重要性,虽然内容与“美好的心灵”相关,但并未涉及“美好的心灵”与“看世界”的关系。这类作文,在实际阅卷中,得分一般都控制在30分左右(满分60分)。
还有一些文章,只触及社会现实,描写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根本没有涉及“美好的心灵”;或者所写内容,体现不出“美好”,反而表现出思想的不健康,那么这类文章更属“严重偏离题意”,得分一般会在10分左右。
中心模糊,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中心论点)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要表达什么思想、阐明什么观点、抒发什么情感,难以让读者有一个鲜明的认识。
比如以“把握”为话题进行写作,有些考生的写作就体现出中心模糊的问题:
“把握”这一话题可以写作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忽而写西部大开发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契机,忽而又写到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又谈了自己应把握好人际关系,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前途等等,这样看似内容丰富,其实没有确立一个明确、具体的中心,让人读后不知道作者所究竟“要把握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把握”、“应该怎样把握”等。这类作文,在阅卷过程中一般都被视为“中心模糊”,得分一般控制在20分左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它的中心往往具有模糊性、含蓄性,但这与我们所说的“中心模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要注意区分。而在应试作文中,我们建议考生一般不要写作这样的文学作品。
【能力解码】
(一)准确理解题意。
1、咬文嚼字,准确立意。
咬文嚼字,就是要对作文的题目认真辨析,抠出题眼,准确立意。
有些作文题目是一个词,有明确的意义,我们必须按照字典的解释或人们约定俗成的解释来进行把握。
如以“自信”为话题。“自信”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相信自己”,《辞海》释为“自己相信自己”。就是一事当前,自己要有把握,有信心,坚信能有好的结果。它与“自立” (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自强”(自己努力向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信条”(信守的准则)等话题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
有些作文题目中有关键词,即题眼,我们审题时,要善于捕捉、推敲这些关键词。
如《我终于学会了___》,“终于”表明文章内容应写“经过了不止一次或经过曲折后才达到某种目的。”
有些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某一个词,其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下可能会有变化,我们在注意它本意的同时,要关注其象征意义、比喻意义或引申意义。
如题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和材料-一级建造师培训课件.doc
- 2-2可逆矩阵和分块矩阵.ppt
- 2.2.2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8e5e56244b35eefdc8d33394.ppt
- 2-5光学活性和手性.ppt
- 2.3 绝对值和相反数 4.ppt
- 2.2 稀特和创汇蔬菜-叶菜类-白菜类.ppt
- 2.8 同步光纤网SONET 和同步数字系列SDH.ppt
- 2.7酶和ATP.ppt
- 2.沟通和异议2-4.ppt
- 2.行政执法疑难实务指南 - 辽宁省交通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网.ppt
- 2024年陕西咸阳亨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业务部直聘用工招聘1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四川雅茶贸易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和考察聘用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辽宁省公司公开招聘拟录用人员(16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江苏连云港中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毕节]2025年贵州毕节市引进人才6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度中国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福建省厦门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春季人才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绿能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安徽滁州郊源阳光电力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1人(第一批次)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