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地震和海啸灾害之相关因应对策
一地震與海嘯災害之相關因應對策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呂佩玲
(一)地震的可怕
在與其他自然現象比較起來,地震是人類長久以來,最感到害怕的天然災害之一,其原因除了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會對於人類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外,又目前的科技發展,也無法準確地預測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會發生多大的地震?更是令人防不勝防。
地球每年平均發生12000次以上的有感地震,其中大概有100多次是規模較大的強震,如果這些強震是發生在人口稠密的陸地上,將會直接為人類帶來大量的傷亡,如果是發生在海底,雖然其威脅性較小,但有時伴隨著海嘯,同樣會造成許多的傷亡。
回顧上一世紀幾個發生在世界各地較為著名的大地震,例如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1960年智利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以及1995年阪神大地震,及本世紀2004年印尼大地震都曾經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建築物毀損以及海嘯災害。
台灣地區在歷史上也發生了許多具有災害性的地震,例如1906年梅山地震、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1941年新埔地震、1951年花東縱谷地震、1964年白河地震、1986年花蓮地震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1999年集集大地震,而這麼多大地震的一再發生,顯示我們所居住的台灣,是屬於一個地震發生非常頻繁的一個地方,因此我們在平常就應該具備有地震的常識,並對地震災害的防護有所瞭解,才可在大地震發生時,減少傷亡與損失。
1地震是如何發生的?
地震發生的原因很多,舉凡火山爆發、地面突然塌陷、地下核爆、山崩、隕石撞擊地面以及斷層錯動等均可能引發地震,而在這麼多的成因裡,以斷層錯動所引發的地震最多,也最主要,全世界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震皆屬於此類成因,而斷層錯動則主要是因為地球的板塊運動所造成。
根據板塊運動學說,地球的外部是由一塊一塊濕冷而且堅硬的塊體所構成,這些塊體平均厚度約一百公里,此即我們所謂的板塊;在它們的底下存在著熾熱的岩漿,厚度約200公里,由於岩漿具有流動的特性,所以這些板塊〝浮〞在上面時會緩慢的移動,同時在板塊的邊緣上,因為它們相互的運動發生碰撞,造成斷層的錯動,產生地震。
全球是由7個大板塊所構成,有海洋板塊,也有大陸板塊,中間夾雜一些比較小的板塊,約十餘個;根據板塊學說,地震通常發生於板塊碰撞的邊緣上,並呈帶狀分佈,我們稱為地震帶。全世界主要有3個地震帶,分別為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中洋脊地震帶,另外,有少數破壞性極強的地震,並不發生在上述的3個地震帶上,而是發生在大陸板塊內部,例如1976年中國大陸河北省唐山大地震。
我們居住的台灣剛好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洋板塊交接的地方,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所以地震發生頻率非常的頻繁。台灣地震分布可分為3區:(一)東部地震帶: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經過花蓮,新港至台東,並可一直延伸到呂宋島;此帶北端自宜蘭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連,南端幾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此帶呈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亦和台灣島相平行,寬130公里,特徵為地震次數多,通常震源較西部者為深。(二)東北部地震帶:此帶自琉球群島向西南延伸,經花蓮、宜蘭至蘭陽溪上游附近,震源深度由淺層到300公里左右。台灣平均每年約發生15000次以上的地震,其中多數為無感地震,有感地震則每年約有200次。(三)西部地震帶:自台北南方經台中、嘉義而至台南。寬約80公里,大致與台灣島軸平行。地震發生頻率較低,且均屬極淺層地震(深度約在10公里左右),往往造成地面劇烈錯動,因之地震災害較大,而且,餘震亦可能較多。
2地震發生時的災害
地震所造成的破壞是非常可怕的,它產生災害主要是基於以下六種原因:
(1)地形變動:此變動包括山崩和地滑現象。在較陡峭的區域,地震震動會導致表土滑動、懸崖崩落以及引發其他塊體急速的向下滑落。
(2)斷層:當斷層使地面破裂時,建
築物、道路以及任何橫跨或座落在斷層上的建物與地形都會被斷層錯開。
(3)土壤液化:土質疏鬆且含水飽和之地表土層,可能因為地面重複的劇烈搖晃發生土壤液化的現象,土壤發生液化後會造成建築物、道路及橋樑橋墩的破壞。
(4)地面振動:地面振動是因為地震波經過時所造成的,它可以使建築物受到損害或完全摧毀;建築物適當的設計可以預防損害,但是當非常強的地震發生時,即使最好的建築物都可能遭受損害。
(5)火災:地面振動使火爐、瓦斯爐移位、使瓦斯管斷裂、使電線鬆動走火以致於引起火災,而地振動同時切斷水管,使得沒水可以滅火。
(6)海嘯:當大地震發生在海底時,
有時會造成海底地形變動,形成
海嘯。當海嘯接近海岸時,受到海岸及海底地形的影響,波浪急速增高,造成沿岸地區港口嚴重的破壞及生命財產的損失。
3地震的專有名詞
為能更深入的瞭解地震,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