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第五篇.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育 学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二章 教育功能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 课程 第六章 课堂教学 第七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八章 学生评价 第五章 课程 一、课程及课程理论 二、现代课程改革的背景 三、现代课程的特点 四、关于研究性学习 五、教师的适应与发展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学习经验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另外,还有人认为课程即教材、课程即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主张课程应该使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学生不能仅仅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主要的是在规划与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此观点过分夸大了课程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因为,学校组织并没有在政治上强大到足以促使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地步。 这一课程流派是以苏联人造卫星研制成功而出现的,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它提出的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者认为,课程改革应充分认识到国家或民族对于学校教学的内容有着重要的利害关系,所以,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即学科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该学派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其核心观点就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该理论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方面:首先,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其次,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二、现代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技术革命的要求 (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三)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四)社会问题涌现急需课程改革 (一)新技术革命的要求 当前的世界正掀起一场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开发、航天技术、材料科学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其实质是利用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并使它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实质上是一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竞争,是迫切要求学校能培养出有才华的创造性人才,这便要求课程作出根本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及时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水平。 (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新技术革命主要是一场知识革命。据有关学者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在十九世纪是每50年倍增一次,二十世纪70年代每5年倍增一次,80年代中期每隔20个月论文数量就能倍增。而作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的微电子技术,主要任务就在于处理这些不断激增的纷繁的知识信息。 面对现代化信息浪潮的冲击,学校必须重新组合传授给学生的信息体系,使得课程教材密集化:第一,增大课程密度。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授予学生内容全面的课程体系,就必须精选和综合传统学科,渗透或增加新学科。第二,精选教材内容。删减陈旧的内容,增加现代新科技文化的经典知识。第三,扩充教材种类。加强教材信息量,扩大教材范围,重视课本外教材的编写。 (三)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在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不断更新的新时代,每个人必须具有适应各种新环境、迎接新挑战的能力。为此,现代教育必须按照终身教育观点,不仅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而且扩展到包括学校在内的一切社会领域。这样的社会称为学习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可以为不断自我完善而自由地选择各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和条件。这便要求课程的变化应该表现出为不同年龄、不同学力、不同学习目的的人,提供可自由选择的灵活而广泛的课程教材。就学校自身而言,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师资状况和学生能力的差异,编写多套课程方案和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教材,以供选择;同时要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结构,加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使校内课程与校外活动相统一。此外,还要为社会上不同年龄、不同学力的人,创造各种符合其年龄特点和不同目的的校外教育的课程。 (四)社会问题涌现急需课程改革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的恶化、人的道德素质的滑坡、青少年犯罪率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失落、战争带来的灾难等等。都需要课程改革,增加人文知识的比重。 三、现代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全面性 (二)课程内容:全息性 (三)课程结构:趋平衡性 (四)课程实施:人性化 (五)课程评价:多元化 (六)现代课程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七)加强德育 (一)课程目标:全面性 现代课程目标将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包括知能统一、注意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等。在现代的课程目标中,不同的国家都已不在将知识、技能、科学、人文等单方面忽视,而是将课程目标全面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