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典]361度丁建通创业.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典]361度丁建通创业

361度丁建通创业 从第一批创业者背着皮鞋走出家门,到拥有26家上市公司,走出去,一直是晋江这块土地的主题。 丁建通从高甲戏团回到晋江陈埭是在1981年。41岁的他对自己并不满意,“演了十来年的戏,两手空空”。 一 高甲戏是闽南地区老百姓熟知的戏曲,以水浒故事为主要内容。丁建通的唢呐吹得好,因此在当地小有名气,被人称为“唢呐阿通”。 外出吹唢呐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当时,陈埭是出了名的穷地方。贫穷很大程度上缘于自然地理环境,土少地薄,山上处处长石头,地里只能种地瓜。唯一的好处是靠海,可以出海打鱼,可是收入也少得可怜。 当时,海岸线被赋予最多的意义是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闯海谋生路,因此,晋江成为全国有名的侨乡。 丁建通回到家乡后吃惊地发现,很多小时候的玩伴因为做鞋已经都发财了,其中包括他的好友丁和木。丁和木有一个儿子叫做丁志忠,后来创办了安踏。 受到刺激的唢呐阿通也要做鞋。丁建通心有不甘:“原来,我是捕鱼的,他(丁和木)是卖鱼的。” 丁建通拒绝了别人邀请他入股办厂的好意,“别人能当老板,我为什么不能?”尽管他的目标看起来“胸无大志”——只要能够挣到别人喝酒的钱就可以了。 丁建通的“鞋厂”就在自己家的客厅里,工人是他自己和四个孩子,工具是几台缝纫机、锤子、剪刀,起步资金是筹借的2000多块钱。刚开始,丁建通的鞋厂一天能生产5双皮鞋,后来是10双,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将皮鞋卖到福建的石狮、泉州,一双可以卖20多块钱。 慢慢的,这样的家庭作坊越来越多。许多前些天还在插秧除草的农民洗脚离田,或者出海打鱼的渔民收网泊船,将自己家的古厝(闽南民居统称)改造成了车间,甚至把厨房都腾出来做鞋。 “一楼做鞋,二楼还做鞋,三楼睡觉,”丁建通说,“大家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恨不得晚上都不睡觉,因为你邻居家的灯还亮着。” 这股投入资金少、技术要求不高的“作坊热”,在晋江大约持续了两三年左右。正是这段时间,让丁建通们积累了几万元的原始资本。他们开始陆续地招收工人,给自己的家庭作坊起名字。比如,丁建通招了几个仙游的工人,将自己的工厂取名为“华丰鞋厂”。多年以后,它成为中国着名体育品牌361°。 1985年,丁建通引进了一次成型的制鞋设备,只要将原料放进去,出来的就是一双接近于成品的鞋。这种鞋防水,质量好,还能上各种色彩,可是不透气,穿的时间一长会发臭,被称为“旅游鞋”。 “旅游鞋”出现的背后,是晋江制造第一次集体性质的起步。 正是在1985年,后来的晋江“商业教父”、当时32岁的许连捷带领一帮乡亲创建了恒安公司,成为晋江服装加工业的肇始;在家中兄弟中排名第七的洪肇设,在把自己一手经营的裁缝铺取名新艺佳丽服装厂后,再改名为“柒牌”;而在距离陈埭不远的晋江金井镇,20岁的周少雄刚刚成为一家集体制小服装厂的厂长,多年以后,他创造了“七匹狼”。 从“作坊”到“工厂”的晋江制造,需要一个出口。丁建通决意要把“旅游鞋”卖到遥远的东北,因为他听说东北人喜欢这种胖胖的鞋子。 可是,想要走出晋江的丁建通只会说“三句半”普通话。 二 这“三句半”普通话分别是:同志,吃饭,这里是哪里,去……怎么走。“不过,我也可以组合。”丁建通就是说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带着两双华丰牌子的旅游鞋去开拓东北市场。 结局没有辜负丁建通的千里迢迢,这次冒险之旅让他收获了几千双的订单。从此,丁建通的事业之路一路通畅。 不过,二十多年后,当他回忆起这次东北之旅时,无限感慨凝结成一句——“自己太敢了”。 当丁建通站在沈阳的街头,吹着头一次感受到的寒风时,两个晋江青年也差不多的时间,用他们稍显稚嫩的面容进行着晋江制造与外面的世界第一次正式而又艰难的交流。 二十出头的金井劳务侨乡服装工艺厂厂长周少雄在凑够了5万元现金之后,一个人坐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因为他听说上海有面料可供来料加工,羽绒服和夹克衫都可以生产。 可是当满脸稚气的周少雄出现在批发部门口的时候,迎接他的是对方不耐烦的摆手,说,“没有了”。在那个物品极端缺乏的年代,虽然大上海有着众多的纺织品批发站,但是布料紧俏,不是那么容易买到,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相信眼前这个风尘仆仆的青年有能力做生意。 出现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丁志忠,同样遭到了拒绝。不到17岁的他背着从陈埭带出来的600双鞋,和父亲丁和木给自己的1万块钱,想要进入北京一些最主要的商场,开设属于自己的专柜。 多年以后,当众多评论来总结晋江商人或者是泉州商人的性格时,这三个人的首次“出晋江”总是必不可少的注脚,他们体现了孕育自己的那片土地上的海洋文化的冒险精神——船已经开出去,如果不知道要到哪里,那就一直开到靠岸。 屡屡碰壁的周少雄选定了一家批发部,就一直站在门口等人家下班,然后请对方的负责人到咖啡店喝咖啡,给人家看汇票,他要证明自己是有能力来做生意的。最终,周少雄和负责人交上了朋友。以后每天,他能够拿到两三包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