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标志物与骨质疏松课件
骨标志物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定义 哥本哈根(1990年)及香港(1993年)国际会议上提出的标准:以低骨量及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1996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会议把骨质疏松定义为:可引起骨质减少和骨折高危状态的骨骼系统疾病。 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三、常用生化检查 1、骨形成生化标志物 2 、骨吸收生化标志物 3、甲状旁腺素 骨形成生化标志物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 骨钙素(OC) 血清?型原胶原延长肽 1、骨形成生化标志物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 碱性磷酸酶在骨形成和矿化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来源于肝脏(50%),骨(50%),两者的交叉反应约15-20%。 骨钙素(OC): 是骨骼中含量最高的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分泌,受1,25(OH)2D3调节。通过BGP的测定可以了解成骨细胞的动态,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标 血清?型原胶原延长肽 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是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时的中间产物,是反映成骨细胞活动状态的指标。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在脯氨酸及羟脯氨酸中最为丰富。 骨吸收标志物 尿羟脯氨酸 (HPr) 尿钙(Ca) 尿羟赖氨酸糖甙(GHyI) 骨涎蛋白(BSP) 骨I型胶原(BIC)降解产物 半乳糖羟赖氨酸(Gal-HyI) 尿胶原吡啶交联(PYD)及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D) 血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 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 I型胶原交联(Crosslap) 骨吸收生化标志物 尿羟脯氨酸 (HPr) 是反映骨更新的指标,受饮食影响较大。 尿钙 经过肌酐排泄校正过的空腹尿钙水平是反映代谢性骨病、钙磷代谢和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易受干扰,很难确切反映骨吸收时释放的钙的量。 尿羟赖氨酸糖甙(GHyI) 是反映骨吸收的指标,其尿中含量不如HPr高,但含量相对固定,不易受食物来源的影响,组织特异性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能升高。 骨涎蛋白(BSP) 是一种磷酸化的糖蛋白,占骨基质的非胶原成分的5%-10%,主要是由活性的成骨细胞和成牙质细胞产生。其水平反映了骨重吸收有关的主要指标。 骨I型胶原(BIC)降解产物 半乳糖羟赖氨酸(Gal-HyI) 尿胶原吡啶交联(PYD)及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D) 不受新合成胶原退变的影响,其排泄与饮食无关。PYD还在软骨、骨韧带和血管中发现,D-PYD几乎只见与骨中(及牙质)。为评价骨吸收的指标之一。 血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 为骨重建过程中I型胶原被降解后释放入血的小片段。其含量和变化间接反映骨吸收状态。 血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INTP) 为骨重建过程中I型胶原被降解后释放入血的另一小片段。其含量和变化间接反映骨吸收状态。 I型胶原交联(Crosslap) 只存在于I型胶原C-末端肽,骨再建过程中I型胶原分解产生,与其它胶原无交叉反应。为骨代谢生化方面一个敏感、简便的检测手段。 3、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是由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在甲状旁腺主细胞内合成,储存于细胞内,分泌到外周血中发挥生理作用。外周血PTH水平主要用4种类型测定,即:hPTHI ~84;hPTHI~34;中间分子肽段(如hPTH28~54;hPTH34~44;hPTH44~68等)和羧基肽段(hPTH53~84;hPTH39~84;hPTH30~84等)。PTH1~84 ,PTH1~34均有完全的生物活性,但后者的半衰期较短,可能很快与受体结合或迅速从血中清除。 甲状旁腺激素生理功能 1、PTH使肾小管重吸收磷的能力减弱,尿排出磷增加;使肾小管重吸收Ca 2+的能力增高,从而血钙水平增高。 2、促进肾脏合成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物1,25 O H2 D3,从而间接地促进了肠吸收钙,提高血钙水平。 3、PTH加强骨细胞溶解骨钙的作用和破骨细胞吸收骨基质的作用,同时促进成骨细胞形成骨及矿化物的作用。 四、骨矿密度测量(BMD) 单光子吸收测定 利用骨组织对放射线的吸收与骨矿含量成正比的原理,以放射性同位素为光源,测定人体四肢骨的骨矿含量。其精确性和重复性尚欠理想,对骨骼的改变反映较慢,需1-2年时间。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 射线穿透身体之后,扫描系统将接受的信号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骨矿物质含量(BMC)、面积(AREA)、BMD。在我国各大城市已逐渐开展,缺点是对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