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常见疾病与症状)课件
常见症状与疾病 陈 潮 主任医师 主讲 工作单位 福建蜂疗医院 联系电话 第一讲 发热 一、体温的测量方法和表示 1、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的测量方法有三种: 口温 口腔内舌下所测的温度 腋温 腋窝部位夹紧时所测的温度 肛温 肛门内所测的温度,比较准确而可靠 测量肛温要使用专用的体温计。 测量体温一般须测三分钟以上。 时间太短,所测的体温值可能偏低。 2、体温的表示方法 如果不加说明,体温一般指口腔内舌下的温度,所以腋温或肛温应在测量数值后加上括号进行标注。 肛门温度较口腔温度稍高,而腋下温度则较口腔温度稍低(相差约0.3~0.5℃)。 二、体温的调节与变化 产热和散热是影响体温恒定或变化的两个基本要素。体温的调节在产热和散热之间进行。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能量物质代谢中通过氧化反应的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通过体表血管舒张,循环增速,皮肤蒸发增加的物理作用而散发热量。 如果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则体温相对恒定。 如果产热和散热功能失去平衡,产热占优势则体温升高,散热占优势则体温降低。 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内分泌腺中的甲状腺和肾上腺,心功能和血容量等等,都对体温调节发生重要影响。 三、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体温为37℃左右,正常情况下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一般波动在36.3~37.2℃之间。 在一天之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老年人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四、发热概念及发热程度分类 由多种原因引起人体体温高于37.3℃或一日内体温变异超出1℃时,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有发热感,均可称之为发热。 临床上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 )、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五、发热机理的分类 发热机理分为两类: 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 多数患者的发热,系由于致热原(能引起发热的物质)所致。 一种疾病发热的机理大多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因素的综合。 例如脑炎患者,可由致热原与非致热原因素引起发热。 1、致热原性发热 当血液中的白细胞受到某些刺激,均可以激活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刺激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的因素包括: 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白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或炎症坏死组织; 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炎性渗出物,抗原抗体复合物进入血液; 在某些病症血浆中游离原胆烷醇酮增高。 白细胞致热源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其兴奋性,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 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排汗减少或停止排汗,使散热减少; 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并因寒冷感觉,而反射性地引起竖毛肌收缩,并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形成寒战等,均可使产热增加。 如果产热比散热明显地占优势,则引起发热。 2、非致热原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脑外伤、脑溢血、脑炎、中暑、安眠药中毒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广泛性皮炎,广泛性皮肤瘢痕形成,致使皮肤散热功能减退;大量失血、失水,心脏排血量减少,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水肿以及皮肤血管收缩等影响散热 六、发热的病因分类 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为临床上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立克 次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 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一)感染 1.细菌性感染: 如败血症、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淋巴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他各种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猩红热、百日咳、各种结核病、痈疖、脓肿、胆囊炎、肾盂肾炎、输卵管炎、蜂窝织炎、丹毒、布氏杆菌病、破伤风等。 2.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感染、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 3.螺旋体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 4.原虫病:如疟疾、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黑热病等; 5.蠕虫病:如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蠕虫蚴移行症等。 6. 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的应用与优化课件.ppt
- 单元八_2 中药分类储存与养护课件.ppt
- 《外科护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急性乳腺炎课件.ppt
- 单元七_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课件.ppt
- 卡培他滨晚期肠癌治疗的一线序贯维持治疗的优选氟尿嘧课件.ppt
- 危重急症的识别与院前应急急救苏课件幻灯.ppt
- 南通大学神经生物课件神经系统发育.ppt
- 危重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保护研究进展_演示文稿课件.ppt
- 《影像学检查幻灯片》慢支肺气肿支扩(中山)课件.ppt
-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抢救课件_1.ppt
- 《智能安防视频监控行为分析在老年人看护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规范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统能源交易成本优化与市场竞争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在社团活动经费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及提升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对金融市场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社会融入视角下特殊儿童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通用直升机合作协议书.docx
- 课题申报书:协同提质背景下县域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保障机制的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docx
最近下载
-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PPT课件.ppt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7000字.doc VIP
- 2023年4月河南省考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doc VI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教学课件 Unit 1 Writing Foundation.pptx VIP
- AI+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pptx VIP
- 口腔颌面部解剖(淋巴).ppt
- 9A文孟洪涛谈威科夫交易法.pdf
- GBZT201.2-2011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pdf
- 详细解读2021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