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历史复习配套精品测试题 专题检测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docVIP

2014高中历史复习配套精品测试题 专题检测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中历史复习配套精品测试题 专题检测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

专题过关检测 (时间:分钟 分: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实行的政策 有关这些政策的实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有利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胜利 有利于建立工农联盟 解析 无偿征收农民余粮,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工农联盟的建立。 答案 D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政府实行配给制 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消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解析 苏俄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这使农民有了“幸福感”。 答案 B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解析 材料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解释,其中的“下山路”指的是借用资本主义的力量发展生产,其具体做法为采用租赁制和租让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 答案 C 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  )。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答案 B 下列有关苏俄(苏联)农业发展的数据可说明(  )。 年份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 446 6 620 7 860 8 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 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 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解析 从表格内容可看出,1923年后农业耕种面积和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由于当时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 B 6.出现右图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 片 B.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片面发展轻工业,忽视农业的发展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答案 D 年下半年,苏联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的口号。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自愿原则 生产关系的变革忽视了生产力水平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 解析 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农民强烈不满的史实不符。 答案 B 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是(  )。 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 答案 A 阅读下列曲线图,对(  )。 1913~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一战的影响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 ~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是因为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出现上述变化是因为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此曲线图说明了经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经济的发展 解析 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与此曲线图的变化无关。 答案 C 下列(  )。 适应被帝国主义列强包围的险恶国际环境 ②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③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④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是不利的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知“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高积累、高投入的工业化道路,导致农民生活水平落后,制约农民积极性。故③表述 答案 A 阴谋家的帽子刚脱,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B.实行余粮收集制 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赫鲁晓夫在改革中试图冲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但是其经济改革失败,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科学理论的A项。 答案 A 下列符合图一、二中两人改革的共同点的是(  )。 都在工业领域进行改革 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二者的改革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C.①②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