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设计浅论陶渊明“淳真”思想境界.docxVIP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设计浅论陶渊明“淳真”思想境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设计浅论陶渊明“淳真”思想境界

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回归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专 业: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老师:2015年9月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回归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形象广为人知。他笔下的田园与桃花源,让后世诸多文人志士向往;一壶壶清酒,迷醉了他的眼、却浸亮了他的心;他执着的坚守,以最贫瘠的身躯蕴养出最淳真的灵魂。那么到底是什么?值得他以如此无畏的姿态,一往无前、甘之如饴?本文旨在追溯陶渊明性格和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论文主要内容将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阐述分析陶渊明生平事迹,来找出他最终归隐田园、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通过陶渊明安贫守拙的隐居生活,完善陶渊明的思想,并引出第三部分:陶渊明坚持的“淳真”的实质,以及陶渊明“淳真”思想的具体体现。第四部分通过后人的评价,来讨论陶渊明思想的影响,以及学习陶渊明精神对于而今社会的意义。关键词:陶渊明;思想;坚守;淳真;影响目录第一章 引言1第二章 陶渊明思想的成因与发展22.1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22.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3第三章 陶渊明的坚守之美6第四章 陶渊明的“淳真”之美7第五章 陶渊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9注 释11参考文献11致 谢12第一章 引言初对靖节先生好奇与敬仰,是源于高中时代的《归去来兮辞》,当时虽不求甚解,然拆文解字一番,却也能咀嚼出十之一二的好来。而今重捧书本,回忆当年感怀,才觉出原是农村长成的我,对自然、田园的亲近与喜爱之情被陶公之辞描绘的恰如其分、熨帖不已,仿佛那无以言表的情绪终有了突破口,可以被宣之于口,且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真有大喝三声“痛快”,尽浮一大白的冲动。情至此,自窃为先生之知己。也借此论文撰写之机,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了解靖节先生的作品与思想,以慰自己渐被喧嚣浮世浸染的眼睛与心灵。初读陶诗,很容易便被其字里行间的真实、质朴、不假修饰吸引,于是着眼于一字一句的意义斟酌比对,拜服于广受好评的神来之笔;再读陶诗,感受且享受于诗中或冲淡闲静、或感伤暮年、或肆意洒脱的境界,情绪随之起伏,感慨始深;三读陶诗,才恍然觉出,原来所有隽永的辞藻、淳真的境界,都源自陶公一颗坚定的心。从古至今,世人熙攘,都面临着许多选择,通过不同的选择,成就不同的人生。圣人教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陶公生于官宦世家,长于六经之中,虽后趋零落,然陶公骨子里对于先祖的历史与功绩实是激动自豪的(如《命子》),也曾慷慨激荡、斗志昂扬、期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咏荆轲》、《拟古》其八),但陶公几次短暂出仕后却都选择回归田园,其后对友人、朝廷的种种规劝、邀请都不予理会,成为当时隐士之名大过诗名的真隐士。凡此种种,虽和当时政治黑暗、门阀横行的社会背景有关,但陶公坚定的取舍、坚持归隐到底的决心,却不得不使人为之动容与敬仰;文史昭昭,不乏多感慨悲歌之士,他们痛苦于案牍之劳形,但真正敢于舍弃功名利禄的有几人?而舍弃功名,真正于田园中享得自在的又有几人?幸而陶公爱上田园,田园也爱上陶公,反馈给陶公朴实、纯真、自然的生活与感悟;而陶公把这感悟流淌笔端,终凝成一首首沁人心魄的诗歌;也让我们今日得知,至今一千六百多年前,有这样一位隐士、诗人,曾经拥有如此美丽的思想的闪光。“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1而这,于魏晋乱世而言,也算得是另一意义上的“史家不幸诗家幸”了吧!第二章 陶渊明思想成因与发展2.1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陶公曾于诸多文中提及他的年少时光,从文境中揣度,那应该是诗人最随性自在、最值得留恋的一段时光。那时他只是单纯的因喜好而读书,自得其乐,充满憧憬,不拘泥于艰深晦涩的字句,“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园闾多暇”(《闲情赋》序),则洋洋洒洒“十愿”2,道尽铮铮深情;也不拘佛家道家,不论儒学玄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饮酒》其十六)诗人晚年回顾一生时,留下这样的诗句,我们暂且从沉沉诗境中脱开,看向诗人年少之时:有“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之单纯自在;也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之意气风发;还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之志存高远;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十八岁一样,充满激情,如蓄势待发的雄鹰,亟待冲破云霄,征服长空。而这些,都是诗人的家学渊源赋予他的本能。陶渊明,字元亮(或名潜),号五柳先生,谥靖节先生。江州寻阳郡寻阳县人(今江西九江市)。生于永和八年,即公元352年,卒于公元427年,享年76岁3。曾祖陶侃,东晋名将,以贫寒出身,获封长沙郡公,是东晋时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