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我国民间舞的几点建议.doc
发展我国民间舞的几点建议
北京舞蹈学院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在这 60 年的发展中,她从一个中等舞蹈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学科齐备、人才齐聚的高等专业舞蹈学府。其中,学院下属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发展、壮大。
从 1987 年建系以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始终践行着传帮带的传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间舞教员、编导、表演、研究人才,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尤其是中青年骨干队伍,如明文军、郭磊、高镀、王玫、赵铁春、钟宁、韩萍、张赛荣、张欣、孙龙奎、惠彤、黄奕华、田露、张晓梅、周萍、于晓雪、韩贤杰、王晓莉、杨纳、白涛等学科中坚力量,王昕、靳苗苗、李佳、王斌、袁媛、苏雪冰、秦丽秋、张文海、田晶、李卿等优秀青年教师,以及袁佳、武帅、郭娇、邓丽莉、朱律、杨浩、池咚咚、闫晶、王书音等年轻教员,在教书育人、创作表演、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每位教师的发展方向,民间舞学科有自己的主张和培育,形成了教学、编创、理论、科研、学科建设等多元化的人才团队。在教材建设上,不断推陈出新,在深化和丰富传统风格课教材的基础上,明文军副院长率领采风团队下到陕北的田间地头,去探索陕北秧歌当下、现时状态的舞蹈内涵、舞蹈意蕴,丰富汉族舞蹈教材; 郭磊副院长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就持续研究赣南采茶舞,从陈宾茂老师的传授到节目的编排,再形成教材,呈现出完整的、线条性的教材建构案例,同样是对现有教材的补充和丰富;高镀主任则通过动作分析课程,探索民间舞蹈的规律,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民间舞蹈的编导,创作了一大批民族民间舞节目在作品创作上,形成了全员编舞的风气,民间舞作品创作几乎都来自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教师、学生,如田露、张晓梅、靳苗苗、袁媛、袁佳、邓丽莉、池咚咚等。每次的实践周演出、供需晚会都出现了大量丰富的节目,促进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繁荣和编导的成长。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分别在 2012、2013 年推出了《大美不言之少数民族和汉族专场演出》,极大地推动了本学科在创作上的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民族民间舞作品创作元素。
在课程建设上,建立了民间舞课群,除了传统的《少数民族、汉族风格课》、《传统组合课》、《教学法课》、《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课》之外,还开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动作分析课》等相关课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一、恪守传统、凝炼升华
对于田野中的民间舞蹈,由于其产生、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它本身的发展轨迹和传承脉络。然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发展,电视、高速公路的普及,本来相对闭塞的偏远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使民间舞很难继续保存在原本的存在环境当中。中国很多贫穷、偏僻的地区不断富裕起来、不断进步,封闭、孤立地坚守一种文化很不现实。当然,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文化艺术自身的传统基因及其魅力都不应丢失。不可避免的是民间舞本身会随之产生一定的变化,但这是在它自身存在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的、自发的变化。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样的工作,有时候需要恪守本质,但是舞蹈作为动态表演艺术,进行原样复制性的保存是非常困难的。不能动、要保护、原汁原味传承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老百姓不可能再退回到点油灯、住茅屋、不看电视的阶段,如果刻意地要求他们像过去一样生活,这也是不现实的。对于是传承还是发展,我认为应该顺其自然,文化和人的生活一样,总要经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因此,所谓的舞蹈的凝炼、升华,即职业化。职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从零散到严谨,从世俗到典雅的过程。一种艺术如果想从边缘到主流,从民间上升到民族的符号,它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小传统( 民间世俗) 向大传统( 国家主流) 迈进的过程。职业化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一个脱俗、凝炼、升华的过程。不破坏原有的文化内涵,塑造典型,民间舞的职业化在交织中共进提升,是传承发展一个理性的做法。
作为职业的民间舞人,我们应有责任感、有使命感。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经过几代老师们的辛勤实践,达成了民间课堂舞台的文化共识,推进了职业化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中国不同民族、地域的舞蹈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是其文化的生命延续。我们对其加工、创新是一种浓缩、提炼或是提升,不是大卸八块,按照个人的喜好对其进行重组、变革、改造,做出一个四不像的东西。所以,我认识到,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应该沿着民俗民间民族典范这样一个路线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起点在民俗、民间的艺术活动之中,而我们的终点应是在民族及其典型形象的塑造与确立上。当然,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同样需要直面日益变化、发展的世界。
当然,民族文化的根不是埋在土里的,而是埋在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