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的现状与前景.doc

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的现状与前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作 者】汪慕恒 【作者简介】汪慕恒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 【内容提要】亚太地区由于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石油消费量的增大极为显著。从90年代中期到2005年的10年内。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仍将有大幅度的增大,而区域内石油产量却将趋于停滞或稍有下降。该地区依靠进口石油的程度将加深。原油的进口预计会有余力,但今后特别需要的石油产品的进口余力难有大幅度的增长。 【关 键 词】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前景 1982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转趋下跌,1986年出现暴跌之后,世界的石油需求开始从疲软转向坚挺。世界的石油消费量在1987年以后便不断趋向增大,其中亚太地区由于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保持了持续的高经济增长,其石油消费量的增大尤为显著。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石油市场报导》(1991年6月号)的数字,1990年世界石油日均消费量为65.6百万桶,比1987年的日均62.9百万桶,增大2.7万桶,其中亚太地区的增大部分占82%;从1991~1994年,世界的日石油消费量从66.9百万桶增大到68.2百万桶,日平均消费量增大1.3百万桶,其中亚太地区的增大部分占90%以上。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的石油产量却趋于停滞,使亚太地区的石油供需缺口日趋扩大、依赖从区域外(主要为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程度日趋提高。展望今后十年(1996~2005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虽将比前此十年(1986~1995年)有所疲软,但预计仍将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继续保持“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地位,而且由于8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诸原因,今后十年期间,亚太地区的石油供需关系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拟探讨今后十年(1996~2005年)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   一 石油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大 在今后的十年内(1996~2005年)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尽管进入1996年以后,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NIES)、东盟四国(泰、马、印尼、菲)的经济增长均趋减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有所放慢,但它们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仍可保持在6%~8%的水平,而整个亚太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预计仍可保持在4%~5%的水平,仍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为此亚太地区各国(地区)的石油需求量预计仍将有坚挺的增长。根据亚太地区各国(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和能源需求弹性系数,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预测了1993年到2005年该地区石油需求量增长趋势(见表1)。   亚太地区的石油需求量增长率大致与其经济增长率保持相等的水平。但是如果将亚太地区再划分为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和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发展中国家(地区),那么它们的石油需求量增长幅度就有很大的差别。前者在1993~2005年期间的石油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为0.8%~1%,而后者则为5%。   二 石油生产量趋于停滞 根据《世界石油》杂志的统计数字,亚太地区拥有中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等主要产油国,1993年亚太地区的原油产量(包括凝缩油产量)为日产676万桶。而根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数字,由于近年来亚太地区各国(地区)积极引进跨国石油公司的资本、技术开发本国(本地区)的石油资源,为此今后的石油产量预计会有所增大(如越南、中国)。但是亚太地区产油国(地区)的石油藏量、可开采年限、油井的出油率均较低,为此也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大。从各国目前的生产状况、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动向看,越南、中国的石油产量今后可望有所增大,而马来西亚、文莱的石油产量将趋于停滞,印尼、澳大利亚将趋于减少。总的看来,到了公元2000年,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达日产700万桶~720万桶;而到了公元2005年,则达日产690万桶~710万桶;总的趋势是趋于停滞或稍有下降(具体情况见表2)。 亚太地区的地域面积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2%,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5%,8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这个地区的石油蕴藏量(指已探明蕴藏量,下同)却仅占世界总蕴藏量的5.5%,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11%(1993年的数字,见表1)。由此可见,亚太地区的石油供需关系结构必然地要呈现为自给率低、依赖进口程度高的特点。加上今后十年内,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需求量增长率也必然要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为此就亚太地区而言,石油自给率将趋下降(将从1993年的47.6%下降到2000年的38.4%和2005年的16.8%),而依赖进口的程度也就自然地将相应提高。   三 区域外的供应能力预测 如果仅从原油的区域外供应能力看,目前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为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