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 第7章 聚落和城市化.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地理学 第7章 聚落和城市化

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 聚落起源与发展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我国设置镇标准——正式颁布1984年 乡人口〈20000人,非农业人口2000人; 乡人口〉20000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0%; 政治、经济地位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工矿区、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不足2000也可设镇; (三)标 志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城市数目增加; 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 城市的功能增加; 城市体系趋于完善; 2 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4、评价 郊区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退,大 城市的规模仍在扩大,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只是城市扩展方式转为低密度蔓延。 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城市化类型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三)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开始形成; 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三)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 2、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成全球城市多极格局; 3、大都市连绵区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 4、首位城市将主宰世界经济; 5、国际性的城市内部社会极化现象突出; 6、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浪潮; 7、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开始形成。 第3节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 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二) 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城市的结构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第4节 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城市景观与城市感知 一、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一)城市体系的概念 (二)城市的等级规律 等级规模法则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地质环境 2、地形 3、气候 4、水资源 5、城市的生物环境 1、社会发展 2、政治因素 3、交通 4、文化因素 城市的结构 1、城市的空间结构 2、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 克利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 2、离散力 (1)概念 (2)有利和不利影响 (1)概念 (2)有利和不利影响   (1)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 W. Burgess)提出的。   (2)扇形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 Hoyt)于1939年提出的。   (3)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 D. Harris)和乌尔曼(E. L. 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中心商务区;2.过渡带;3. 工人家庭带;4.中产阶级住宅带;5.通勤带 同心圆模式图 1.中心商业区;2.批发和轻工业区;3.低收入居住带;4.中收入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 扇形模式图 成因 (1) 高租金住宅区沿方便的交通线延伸; (2)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滨 水地区。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低收入居住带; 4.中收入居住区; 5.高收入居住区; 6.重工业中心区; 7.市郊商业中心区; 8.市郊居住中心区; 9.市郊工业中心区 多核模式图 原因: 一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各种功能有不同的需要,在空间上呈现出特殊的地域结构; 二是多核心城市常是由几个小市镇扩展合并而成长起来的。 特大城市的地域结构 中心商务区 行政中心区 工业区 居住区 零售商业区 文化区 混合职能区 二、城市化的进程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三)郊区城市化 (四)逆城市化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以向心型城市化为主 内部市区:城市商业服务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城市中心区,即建成区。特征:高密度 高密度发展的优点:节省用地,缩短上班距离,节约能源,防止城市蔓延,保护自然环境。 高密度发展的不足:拥挤(?),社会病态(?) 香港高密度发展经验:建筑物的外围环境:良好的规划与设计,从有限空间创造更多空间,建筑科技,交通管理,大型物业发展,公众教育。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广州市 上海南京路——稠密而庞大的人群 外围市区: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即城乡结合部。 城市化特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