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钾血症的处理课件
低钾血症的处理 概述 体钾总量约3500mmol(50mmol/kg),其中98%分布在细胞内,细胞外液仅70mmol左右 钾的分布与器官大小或器官细胞数量有关,全身钾总量储积肌肉占70%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低于3.5mmol/L 体内缺钾达300mmol以上时,血清钾才会降低 血钾浓度与体钾总量可不平行,取决于血容量多少和细胞内外钾分布情况 影响血钾的主要因素 人体细胞在高钠、低钾的细胞外液环境中具有储钾排钠的特性 Na+-K+-ATP酶:细胞外高钾、胞内高钠时可激活该酶 儿茶酚胺/胰岛素:阻滞肾上腺素的作用( β 受体阻滞剂)或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都能影响细胞对钾的摄取;阻滞α-受体、激动β-受体、葡萄糖、胰岛素可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 代谢因素:细胞在摄取葡萄糖和合成糖原、蛋白质时均需钾参加 严重创伤、烧伤、感染、饥饿引起细胞/蛋白质分解旺盛时,可导致大量钾进入细胞外液 影响血钾的主要因素 巨幼红贫血经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后,红细胞和血小板迅速增加,可使钾进入细胞内而导致低血钾 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多的H+进入细胞内以缓冲细胞外液细胞内K+/Na+外移;pH每降低0.1,血钾增高0.1-1.7mmol/L 代谢性碱中毒时,血钾变化不大,严重呕吐所致代碱(幽门梗阻)可出现严重低血钾 呼吸性酸碱中毒对血钾影响不大(机制不详) 影响血钾的主要因素 渗透压:高渗水分子顺梯度移出细胞外,随之可产生高血钾 运动:运动时钾从胞内释出有助于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及能量代谢,一般轻度增高,剧烈运动有时可增高较明显 血钾与全身总钾不平行的情况:心肾功能衰竭、缺氧、血pH改变、血浆有效渗透压改变等 钾的主要生理作用 维持细胞新陈代谢:与细胞代谢、蛋白质、糖代谢及酶的活动密切相关 调节渗透压、酸碱平衡:细胞内钾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基础(150mmol/L) 调节酸碱平衡:通过细胞膜与胞外H+、Na+进行交换 保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胞内外钾浓度比例是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决定因素,动作电位与钾密切相关 钾的摄入 主要源于饮食 每日普通膳食和供钾50-100mmol(2-4g) 每日摄入50-75mmol足够生理需要 饮食中的钾90%由小肠吸收 肉类、水果、蔬菜中富含钾 钾的排泄 途径:尿液、粪便、汗液 肾脏:主导作用,肾脏随钾的摄入量而改变钾的分泌量(尿钾5-100 mmol/d) 肾小球滤出的钾85-90%在近曲小管和髓袢被重吸收(无利尿剂时) 尿中排泄钾的部位为远曲小管的远端和集合管的主动分泌 调节尿钾排泄量的主要部位为远曲小管的远端,尿钾排泄量主要取决该处肾小管钾的分泌量及其细胞内钾的浓度 钾的排泄-影响肾小管排钾的因素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管周膜,兴奋K+/Na+-ATP酶----储钠排钾。 原醛时醛固酮的储钠作用可出现“脱逸”,但是排钾作用不出现“脱逸” 酸碱平衡:影响胞内外钾的转移,影响肾脏的排钾量,血pH每下降0.1,血钾上升0.1-1.7mmol/L 肾小管中原尿流速:流速快使钾吸收减少,排钾增多 Cl- 和其他阴离子:远曲小管滤液Cl- 减少时,有利于Na+/K+交换,尿钾排出增加,其他阴离子增加时也促进远曲小管排泌钾 钾的排泄 肠道对钾的排泄:普通饮食,正常人摄入的钾量10-15%由粪便排泄 肾功能受损时肠道排钾增多,严重肾衰时摄入钾的约35%由粪便排出 腹泻时也大量排钾 汗液排钾:一般很少,严重出汗丢失钾可以在150mmol以上 低钾血症的发生机制 摄入过少:禁食或厌食:超过一周 慢性消耗性疾病 排钾增多: 消化道失钾:呕吐、引流、重度腹泻 肾性失钾过多:观察同一日的血、尿钾量,是鉴别肾性或肾外性失钾的重要依据。 肾性失钾:血钾3.0mmol/L,而尿钾20mmol/d 非肾性失钾:血钾3.0mmol/L,而尿钾 20mmol/d 肾性失钾分为两大类:血压正常/血压升高 低钾血症常见原因 低钾血症的鉴别诊断 血压正常伴低钾血症 血压升高伴低钾血症 血压正常伴低钾血症1-应用利尿剂 利尿剂中的噻嗪类、乙酰唑胺、呋塞米和依他尼酸可使钾排泄增加 渗透性利尿可引起总体钾减少和低血钾,产生低钾的机制为近曲小管和髓袢升支对钾、钠和水重吸收,远曲小管液体增多,尿钾排泄增加 水分和钠排泄增加,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加,远曲小管钾分泌增加 直接影响钾排泄 血压正常伴低钾血症2-肾小管性酸中毒 为一临床综合征,共同表现为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I型(远端型):远曲小管分泌H+减少,Na+重吸收与细胞内K+交换增加,从而出现严重失钾(血钾常低于2.0mmol/L,可伴钙的排泄增多)。水钠丢失可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治疗:碱剂、补钾 II型(近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