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先秦道家哲学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doc

中国文化概论 先秦道家哲学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 先秦道家哲学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杨翰卿(河南行政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我国先秦道家哲学学派以老子为创始人,以庄子为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体系庞大,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进一步破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文本内涵、认识其历史地位和当代社会价值,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总括先秦道家的哲学思想,大体上包括关于“道”的哲学,辩证智慧和方法论思想,关于认识的神秘性和相对性,社会历史观和崇尚自然无为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等方面。 1、 “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道”的哲学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本根之道,即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的混沌未分的始基或材料。二是法则之道,也就是把道看做自然界的内在秩序和必然性,具有客观法则和规律的意义。三是无为之道,表明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的。道的自然性指道产生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一种状,它以自身为根据,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运动和变化,所以道的存在、运动、变化也就自然而然,不是任何人所能左右。于是也就蕴涵着道的无为性[规律的客观性、独立性]。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无为无不为,是为无为,是不乱为,是无所为而为。以往大多认为道家哲学是消极无为,其实我认为这种理解并未把握道家哲学的真谛。用今天的话说,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正是尊重事物的规律和法则,按规律、法则办事的一种规律观念或法则观念,蕴涵着怎样才是正确科学之为的积极有为的深刻辩证性。这种思想对于克服各种胡作乱为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2、 辩证智慧和方法论思想是先秦道家哲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老子强调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反相成,即认为包括道在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如就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来说,它也是无与有、虚与实、阴与阳、动与静、变与常、始与终等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由道所产生的天地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等都是如此。由此揭示了事物、现象相反相成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其次,对立面相互转化(包括量的积累到性质的变化)的思想。老子认为,事物运动到极限时,无不向自己的反面转化,特别是指出了强壮事物向自己反面即衰老方面的转化,也即“物壮则老” ( 《老子》,第三十章。)。这是“反者道之动”法则的具体表现。复次,是关于事物的相对性问题。先秦道家哲学的集大成者,庄子在老子辩证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致,由看到事物的相对性,到否认事物质的规定性和差异性,从而走向相对主义,提出“以道观物”的齐物论,达到要齐万物的最终结果,即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3、 关于认识的神秘性和相对性思想[认识论]。这是先秦道家哲学认识理论的突出特色。无论经过多少环节或步骤,认识的最终目标都是达到对“道”的体认和把握,即“得道”。老子论述“得道”,提出了“静观”、“玄鉴”的理论,就是通过“静观”、“玄鉴”的方法直观“道”。“静观”就是“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第三十五章。)就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第十六章。)。 “玄鉴”就是“涤除玄鉴”(《老子》,第五十六章),即清除一切欲望、杂念、知识,以使内心灵明,达到像镜子一样无一点瑕疵,这样就可以“静观”、“玄鉴”“道”了。老子的认识理论注意到了人的感性认识的局限性、表面性和理性认识的相对性、有限性,并试图超越两者追求一种更高的认识方法,在认识史上不失为一个前进的探索,但也由此陷入了排斥感性、理性的神秘直观,使其认识理论富有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庄子在认识论上提出了“心斋”、“坐忘”的观点,继承和发展老子神秘主义的精神,并且由看到事物质的规定和差异的相对性,到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和差异性,陷入相对主义。因而在认识论上也贯彻这一宗旨,否认认识的客观标准,否认认识的是非界限,认为人的认识也都是相对的,从而由“齐万物”走向了“齐是非”。但透过庄子种种生动诙谐有趣的论述,又可以看出庄子关于人的认识的玄奥智慧,给人以许多深刻积极的启发。崔大华先生评价庄子的认识理论时说:“这是一曲认知相对性的千古绝唱!千世万世的人们读来,都会忍俊不禁,开怀不已,无从辩驳。”(崔大华:《庄学研究——中国哲学一个观念渊源的历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 270页。) 4、老子的社会历史观同样极具特色,突出的是“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思想。老子生逢乱世,最关心的问题当属人生和政治。他为解决政治问题而提出的“无为而治”原则,理论上源自其道的“自然无为”,实践上则是对当时“有为”政治的反动,蕴涵着对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