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硬皮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图文课件
临床病理讨论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硬皮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 硬皮病(Scleroderma)是一种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可影响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疾病。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两大临床类型。 概述 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分为硬斑病和线性硬皮病;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atic Scleroderma)分为两个亚型:肢端硬化病和弥漫性硬皮病。 此外还可见一些中间型,如局限性硬皮病中的泛化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中的CREST综合征(C,皮肤钙质沉着;R,雷诺现象;E,食道受累;S,指硬皮症;T,毛细血管扩张 )。 概述 局限性硬皮病仅局限于皮肤,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斑状或线状硬皮病损,不累及内脏。 系统性硬皮病常可侵及胃肠道、肺、心、肾等多种脏器,预后差,病程呈慢性。 概述 早在19世纪人们首次描述了关于线性硬皮病(Linear Scleroderma)。 其可合并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Progressive Facial Hemiatrophy , PFHA)。 其在合并面偏侧萎缩症的同时可合并同侧咀嚼肌痉挛。 咀嚼肌痉挛的患者中有40%伴有硬皮病,女性多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似乎以女性为多,可能与硬皮病本身就以女性多发有关,但未有明确的统计学资料支持。 概述 线性硬皮病(Linear scleroderma LScs)属于局限性硬皮病的一种类型。因额顶部皮肤出现线条样硬皮而得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皮肤损害常为单侧,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在头皮和额部有时呈刀劈状。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骨骼逐渐萎缩、凹陷,头发脱落,严重的形成同侧面部偏侧萎缩及同侧舌萎缩。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时患者可有对侧的癫痫发作和锥体束征,同时存在皮肤损害同侧的颅内钙化灶(以皮层和皮层下为主)及眼部异常。 概述 目前认为面偏侧萎缩症患者的面深部组织萎缩与线性硬皮病患者的皮肤硬化之间有一定区别,但是二者之间有重叠,也可能共同存在。Kim等报道一例37岁女性局灶性硬皮病患者合并面偏侧萎缩症并伴有同侧咀嚼肌痉挛。通过电生理检查和头MRI检查,发现由于面部深层组织改变使三叉神经的运动支局灶性脱髓鞘,造成咀嚼肌异常兴奋而引起痉挛。 流行病学 硬皮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局限性者,以儿童和中年发病较多。 系统性者以30~50岁好发。 男女比例约1:3~4。 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人群。 病因及发病机制 硬皮病伴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和血管异常。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推测与免疫异常、血管异常、各种急性和慢性炎症反应、组织代谢异常、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硬皮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也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病因及发病机制 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90%患者血清存在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单链DNA抗体。此外患者中,30%类风湿因子阳性,66%抗平滑肌抗体阳性,50%的患者有冷球蛋白血症,47%-87%抗组蛋白抗体阳性。局限性硬皮病患者血清中抗着丝点抗体的阳性率为50~96%,以上结果均支持该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病因及发病机制 Stone 对1例27岁女性线性硬皮病合并颅内损害的患者多年随访观察,发现患者CSF寡克隆区带阳性,鞘内24小时IgG合成率升高;脑组织的细菌、原虫、真菌染色均阴性;单纯疱疹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的PCR检查均阴性;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提示颅内病灶可能为是免疫介导的炎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Naomi报道1例73岁女性局限性硬皮病患者,右侧额顶部皮肤损害合并进行性缺血性卒中,鞘内IgG-AECA(抗内皮细胞抗体)和IgM-AECA明显升高,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从而提出脑血管损害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病因及发病机制 Stey报道1例43岁女性硬皮病患者出现亚急性脑病的表现,临床无肺、肾功能障碍和高血压,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局灶性脑动脉炎,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 病因及发病机制 硬皮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CSF寡克隆区带阳性,鞘内24小时合成率升高,鞘内IgG-AECA(抗内皮细胞抗体)和IgM-AECA明显升高;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均提示免疫介导机制在硬皮病合并脑部损害的过程中起作用。 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 血管异常增生引起脑部缺血性改变 血管痉挛引起脑部微循环受累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血管壁钙化引起血管损害进而造成脑损害 病因及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 Stone报道1例线性硬皮病合并脑部损害患者的脑组织活检,表现以小血管为中心伴有细胞浸润的局灶性炎症过程,无血管壁破坏;呈慢性炎症的改变。其组织学特征与线性硬皮病早期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广泛性炎症表现一致。因此他提出线性硬皮病存在早期的脑部炎症状态,这种炎症可以最终发展导致软脑膜带状硬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