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交恐惧症和回避型人格障碍课件
社交恐惧症 定义 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即刻的焦虑发作。 对社交性场景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 DSM-IV诊断标准 A.暴露在所害怕的社交情景时,持久而显着地害怕一种或多种社交情景或进行某些活动的情景。此时要面对陌生人或可能被他人审视。患者担心因自己的一些举动(或出现的焦虑症状)而丢脸或难堪。 B.几乎必然引起焦虑反应,反应的形式可能是与该情景密切相关的或在该情景时易引起的惊恐样发作。 C.患者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及不合情理的。 D.患者回避所害怕的社交情景或进行某些活动的情景,在无法回避时则感受强烈的焦虑或苦恼。 E.回避、焦虑性预期或在所害怕的社交情景或进行某些活动的情景中的苦恼显著地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职业(学习)功能、社交活动或人际关系,或者为有这种恐怖而感到苦恼。 F.18岁以下者.持续出现症状的时期应至少6个月。 G.害怕或回避不是由于物质(如,成瘾药物、处方药物)或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也不能归因于其它精神障碍(如,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怖,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怖、分离性焦虑障碍、躯体变行障碍、全面发育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 H .如存在躯体情况或其它精神障碍.则A项所害怕的与之无关.例如不是害怕口吃、帕金森病的震颤.神经性厌食或贪食症的异常进食行为。 症状 基本症状:包括颤抖、抽搐、眩晕、心跳加速、感到要晕倒、气短、出汗。 引起恐惧的情景有在公共场合的用餐、接受和给予别人的赞扬、没有预期地碰见熟人、需要眼神交流、与陌生人交谈、需要与周围的观众对话等。 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 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回避行为、预期性焦虑、在环境中产生的痛苦或躯体症状例如多汗、面红耳赤、胃肠道症状、震颤、心动过速,显著妨碍了患者正常生活或社交活动,社交恐怖症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 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却望而生畏。 患病人群 总发病率:7%-13% 性别:女性(15.5%)男性(11.7%) 发病年龄一般是青春期前后,多在13-24岁,平均病程20年 农村城市 男性更易寻求治疗 病因 生理原因:5-羟色胺和多巴胺功能失调 心理原因:社交恐惧症患者一般自尊心较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 家庭原因: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迁过于频繁; 社会原因: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居多。 思维方式:性格其实就是人自身思维方式的一种外在体现,不正确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社交恐惧症。 性格原因:性格本身就害怕做事情出现问题,害怕和人交往,担心和人交往别人会看出自己的某些缺点,从而导致回避社会。不愿意和人交往。 行为主义:习得焦虑 通过防患学习而产生: 阶段一: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配对,从而通过反应型条件作用,中性刺激成为了焦虑产生源。 阶段二:人会回避条件性刺激(CS),而且因为回避带来了焦虑的缓解(即负强化),回避反应通过操作条件作用成为了习惯。 心理动力学:神经症 产生于潜意识过程和内部冲突 焦虑原因可追溯于儿童期早期 自我努力满足本我,但不违背现实和超我的要求这个过程中失败的威胁 恐惧症中自我用代替的方式来防御焦虑,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亲子关系的失调会使孩子出现“焦虑性依恋”状态。其特征是缺乏安全感和依赖。 认知观点 一切源于你的想法——特有的认知行为模式。 负性的自动想法。 基本问题:他们高估了危险并固执的依赖于自败的方式来处理他们的恐惧。 选择性偏向:他们会记住威胁性词汇或图像。 儿童期事件(包括有障碍的依恋关系)似乎导致个体在认知上容易出现不安全——回避型成年依恋。 治疗 暴露疗法 让病人暴露于能引起焦虑烦恼的各种不同的现实刺激性情境中,在暴露期间有目的有步骤地使病人产生最严重的焦虑反应,鼓励患者坚持到焦虑缓和为止,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又叫快速暴露法,或称满灌疗法。快速、持续满灌法有时又称为集中练习,即反复暴露练习而没有太多的间歇时间休息,以取得更好的适应效果。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暴露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各种恐怖症。随访研究疗效比较持久,可以维持数年。 森田疗法 森田认为,由于患者对事、对人、对己过分敏感而产生的某些神经症状。患者大多数有一种疑病心理,追求完善,追求舒适,常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过分担心。常把自己正常变化如心跳快些等误认为病态,并集中精神注意这些表现,从而出现焦虑和紧张,使不适的感觉进一步增强,导致各种主观症状越来越明显。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森田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2024年3月修订).pptx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PPT课件.pptx
- 皮肤性病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 完整word版药物流产知情同意书.doc
- (完整word版)子宫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docx
- 液化气站安全生产风险管控.docx
- 形势与政策 课件 第四讲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