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课件

第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 【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是指病原菌侵入婴儿血循环,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由此造成全身各系统的严重病变,并需排除引起这种异常病理生理状态的非感染因素。 常见的病原菌以细菌和霉菌为主,但也可由病毒或少见的原虫引起。 重点:新生儿细菌性败血症,其发病率与宿主敏感性、社会经济状况、地区因素、围生期因素等有关。 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原菌 致病菌随不同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以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为大肠杆菌等G(—)杆菌。 近年来随着NICU的建立,由于静脉、气管插管等支持治疗技术的开展和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以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等因素,使机会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克雷白杆菌、肠杆菌、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变形杆菌、沙雷菌、微球菌、D组链球菌)、厌氧茵(类杆菌群、产气荚膜梭茵)和耐药菌株感染有增加趋势,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亦成为败血症的新的致病菌。 70年代以后,B组链球菌(GBS)在美国和欧洲成为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茵,但在我国极少见,可能与中国孕妇产道GBS定植率低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感染途径 1.产前感染 孕母有菌血症、细菌可以通过胎盘或在胎盘组织上形成粟粒状坏死病 灶,破裂后细菌进入血循环而感染胎儿。羊膜囊穿刺、经宫颈取绒毛标本或宫内输血消毒不严等亦可致胎儿感染。 2.产时感染 母产道菌群是羊水感染的源头,特别是在孕后期,绒毛、羊膜萎缩,屏障作用差,细菌易于入侵。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时,阴道细菌上行导致胎膜、脐带和胎盘炎症。产时经皮取脐带血标本,或经阴道采胎儿头皮血、放置电极、产钳助产损伤等都可造成细菌侵入血液。 3.产后感染 婴儿所处环境、室内用具、家庭成员及医护人员,均可通过飞沫、皮肤接触等成为感染来源,细菌通过皮肤、粘膜、脐部或呼吸、消化道侵入血液;还可通过雾化器、吸痰器和各种导管途径传播造成医源性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免疫功能低下 1.非特异性免疫 ①屏障功能差:皮肤角质层薄,粘膜柔嫩,易破损而失去保护作用;脐残端为开放伤口,有利细茵入侵;胃酸低,胆酸少,杀菌力弱;肠粘膜通透性大,细菌及毒素易通过此途径而入血循环。 ②经典和旁路途径的补体激活力差,血清中C1q,C3、C4、C5、C8、C9及B因子含量低,因此对某些病原体的调理作用减低;纤维结合蛋白具有非特异性调理素作用,可清除细菌,提高免疫吞噬功能,但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血浆中含量低下。 ③中性粒细胞储备量少,粘附性及趋化性明显低于成人,在各种调理素缺乏情况下,不能发挥正常的吞噬功能;网状内皮系统中巨噬细胞的量及功能减低;单核细胞消化和杀灭微生物功能虽与成人相似,但趋化作用减低。 ④足月儿生成白介素6(IL-6)、r-干扰素(IFN-r)、肿瘤细胞坏死因子a(TNF-a)等细胞因子的能力低下,早产儿更明显。 【病因和发病机制】 2.特异性免疫 ①母体内1gG虽可通过胎盘,但因脐血中的含量与胎龄成正比,故胎龄愈小、IgG水平愈低,32周早产儿的脐血中仅4g/L. ②胎儿在20周时可制造一部分IgM,出生时1gM0.28/L,大于此值时应考虑官内感染;缺乏时易得G(-)茵感染. ③ 1gA不能通过胎盘,生后不能测出,分泌型1gA由消化道、呼吸道粘膜的浆细胞产生,具有局部免疫作用,能阻止细菌附着于粘膜表面,新生儿相对缺乏,细菌易侵入血液. ④新生儿血中T、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数量与成人相似,但其免疫应答力弱,直接吞噬及杀伤病原体的功能明显低下。 【临床表现】 (一)新生儿败血症有两种类型 早发型(生后4~7天内):常有一个或数个围生因素如早产、低出生体重、胎膜早破、母分娩期发热等,致病菌大多来自母产道菌群,临床呈多器官暴发型表现,死亡率高,约15%~50%。 晚发型(出生5~7天后):母可能有产科合并症,但不如早发型者明显,细菌大多由人群(母、医护人员)和污染器械传播,以金葡菌及绿脓杆菌多见,死亡率约10%~20%。 【临床表现】 (二)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不典型 一般表现为反应低下、嗜睡、不哭、不动、体温不稳、体重不增等;足月儿体温正常或升高,早产儿常体温不升。 以下特殊表现常提示败血症的可能性: ①黄疸:常见,在生理性黄疸期间黄疸加重或消退后复现,常伴有肝肿大,严重者有核黄疸表现; ②皮肤表现:有时可见蜂窝织炎、脓肿、瘀点、红斑等,紫罗兰色皮损且中心有坏死者常为绿脓杆菌感染,严重时有出血倾向,如抽血后针孔渗血、呕血、便血及肺出血等; ③休克表现:重症患儿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外周循环灌注不良,脉细速,皮肤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