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CDIO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CDIO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改革中存在的不足,探索了基于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系统衔接、系统化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校企合作的拓展等方面总结了CDIO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CDIO;汽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4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汽车年产销量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8500多万辆,工信部预计2020年保有量将超过15000万辆。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制造业占有很大的比重。预计汽车后市场也将更为迅速的发展,相应的汽车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如何培养数量足、质量好、对口性强的汽车专业人才是我省高校应主动承担的任务,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虽然建设时间不久,但已成为省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借鉴了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的成功教学经验,配合区域经济发展加大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反思   近年来,以项目教学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渐渐取代传统的学术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过程确实得到了改善,学生针对案例有了较为明显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但是项目、案例仅能完成对学生“做事”行为的激发,而对能“做成事”没有直接的影响。工业经济时代是以流水线作业为典型生产方式的模式,只要求劳动者按照既定任务进行标准化的“规范”操作,达到做事的目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正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项目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劳动技术人员不再局限于做事的能力,更注重主动完成项目和“做成事”的能力。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不完善,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CDIO的教学理念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准绳。   三、建立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前的不足。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试行CDIO人才培养模式前,处在传统培养与项目教学培养的过渡阶段,但是我们很快发现了项目教学的不足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①课程内容落后于行业技术发展,虽然采用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但由于汽车生产制造和销售与维修行业的技术变化日新月异,部分课程内容显得相对陈旧落后,无法与行业技术完全符合。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专职教师多数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对汽车维修关键技术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弱,社会服务能力不足。③实习实训条件需要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这些不足集中体现在课程与工程式培养之间的矛盾和教师能力提高与行业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   2.建立“工学交替、课岗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不可能跟随日新月异的技术而变化,教育的本质应具有基础性与前瞻性,前者是传统教育的根基,后者偶尔出现在传统教育的概论之中,既然培养完全符合行业技术要求的人才比较难,那么人才的培养在完善人才基础能力的同时,可拓展性能力的培养就是应对变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以汽车检测工、汽车维修工、汽车估损师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专业工程引入培养过程,以构思完善学生的基础能力;以设计开拓学生的可拓展能力;以实现来考量学生的技能水平;以运行作为评价的参考。课程与岗位相融合,学生在工学交替、轮岗学习的过程中累积与发掘个人能力,避免了追求新技术的盲目性和适应单一岗位的机械性。   3.探索“携手中职、承接本科”的人才衔接方案。职业人才的培养不是学术人才培养的后补,而是与学术人才并行的培养过程,二者既有独立性,又有互通性,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承担着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而且还应具有对中等技能人才深造的职能和具备为应用型、研究型技能人才提供发展潜力的能力。通过学历教育上实行“3+2”的中高职衔接和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办学的方法做到承上启下的人才衔接培养,进一步完善了高职的系统化教育,有利于技能人才的系统教育和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扩展。   4.完善“案例先导,工程实践”的系统化课程。案例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方面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