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职前教师“职业化一实践化”培养体系设计.docVIP

基于职前教师“职业化一实践化”培养体系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职前教师“职业化一实践化”培养体系设计

基于职前教师“职业化一实践化”培养体系设计   摘要:师范院校一直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但是许多偏远山区都存在优秀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因此,需要强调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化一实践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主要以“职业化”渗透“实践化”,以“实践化”贯穿“职业化”,突出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的实践性特征,突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彰显师范院校的服务社会功能,以及变革传统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相应的管理和评价措施等。   关键词:职前教师;职业化一实践化;以就业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080-03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广东调研高等教育时强调,高等教育要“改革创新,办出特色”…,对不同地域、不同属性、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要改变动辄“一流大学”、“国际知名”等“趋同”思路。不同院校要“办出特色”的首要条件是办学定位要准确,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固然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更要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不同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层次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不同。因此,对于师范院校来说,笔者认为,“以就业为本”的“职业化一实践化”人才培养方案也许更加实事求是:人才培养定位于“以就业为本”,变革传统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强调“职业化一实践化”特色,为农村地区和山区培养“管用”的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才。   一、“职业化一实践化”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一)教师职业的属性   我国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表明教师不再是一般的职业人员,而是专门的职业人员。这是国家对教师身份的认同和角色的定位,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专门职业的“从业资本”,对于教育来说,就是“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工具、手段或素质、技能”,即教师教育的从业资本是具有顺利展开教育活动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人格、道德、信念处于辅助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为,“教师是一种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的知识、技能的特定性和专门性。所以,对于师范院校来说,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追求教师职业的专门性、不可替代性为主题。   (二)师范院校的职责   一般来说,大学的职责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但是就特定的院校来说,这些职责需要具体化。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转型,对专门技术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于是,范海斯校长提出了“大学应当成为服务于本州全体人们的机构”,即“威斯康星理念”。“威斯康星理念”的实质就是大学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职能。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发挥这一职能直接实践就是面向农村,培养适合本地区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才。   二、“职业化一实践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研究主要是面向高等师范院校,提出“职业化一实践化”职前教师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定位于“以就业为本”,变革传统的人才模式,提高职前教师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适应性,强调“职业化一实践化”特色。   (一)“职业化一实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多数师范院校采用“平台+模块”或“2+2”培养模式,即前2年按学科大类(平台)进行通识培养,后2年按学科专业方向(模块)进行专业培养,这类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课程边缘化;另一类是“4+1”或“4+2”培养模式,即在4年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再接受1年或2年教育专业训练,这类培养模式能够满足中心城市重点中学对“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需求,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在农村中学“留得住”。   针对上述两类培养模式的利弊,笔者提出职业化一实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配套的课程设置,如图1。   其中,教育技能实训:普通话、“三笔字”、教学技能、教案、中学数学解题等;   前后配套仿真:微格教学、讲课比赛、说课比赛、教育见习和实习;   顶岗实习见习:在真正的环境中得到真实的训练;   相关实践能力:教育技术、教育调查、教育论文、数学建模等。   (二)“职业化一实践化”人才培养的建设方案   1.方案设计目标:本着循序渐进的、符合教师教育成长规律的教育链,有效地交叉融合中学数学课程模块并与教育实践活动并重,形成开放的、符合中学数学教师培养规律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实践化”贯穿“职业化”、“职业化”渗透“实践化”的职前教师教育过程,通过“实践”促使学生对“职业”认知的内化。   2.方案设计思路:(1)在完成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教育类课程,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为主(如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微格教学、数学教育科研法、中学数学试题研究与设计、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动态等);(2)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开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