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在阜新市农作物布局中重要作用.docVIP

浅谈玉米在阜新市农作物布局中重要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玉米在阜新市农作物布局中重要作用

浅谈玉米在阜新市农作物布局中重要作用   摘要:文章通对辽宁省阜新市种植业生产的剖析,探讨了玉米在农作物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改进农作物布局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玉米;农作物布局;旱作农业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22-2      农业生产是以生物为生产对象和手段,以环境资源为原料,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贮存物质和能量的各种农产品。在农业本身这个生态系统中,种植业处于生产者的地位,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对于种植业还要首先分析作物布局,只有通过作物布局即群结构,才能探讨其对环境的适应系统和研究分析当地各机能单位之间能量转移及物质交换、循环系统。本文对阜新市的种植业生产进行粗浅的剖析。   1 阜新市属于旱作农业区   阜新市5至9月农作物生育期间:生理辐射量为37.15千克/cm2,占全年生理辐射量的55%;日照时数1246.3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5%,年平均降水量519.8毫升,其中4至9月份农作物生育期间降水量为466.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90%;境内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786.1毫米,是降水量的3.3倍。   从气象条件看,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春旱频率为73.7%,伏旱频率为33%,秋旱频率为36.6%。还有风灾和雹灾,每年6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为71.3天,8级以上大风为31.2天,平均每年降雹4.3次,频率为55%。另外,还有霜冻和局部内涝等自然灾害。   从土地条件看,耕地土壤肥力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1.073%,山地、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大(52.9%)。地下水缺乏,储量公有7.04亿方,可开发量5.57亿方,已开发利用2.05亿方。   全市农用耕地450万亩,人均4.3亩。耕地面积大形成农业生产的历史是“耕作粗放”。现行为“劐沟”种,具有省工深掏墒的抗旱作用。1.5尺“小垄”具有借趟地起压草的作用,省工;垄沟小,无排水作用,利用保持雨水;“晚播”有躲春旱、趁雨出苗的功能;谷子、荞麦、高粱、杂豆种的多,适应地薄。这些栽培措施在历史上起到过解决“地多人少,劳力不足,春旱和全年干旱,土壤肥力低”等弱点的作用,但也使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产品对农业的促进,需要建生态环境,使之向良性循环发展。现今所用的各种措施都先围绕生态建设,使我们阜新的农业成为“持续农业”、“有机农业”。   2 阜新市粮食生产现状及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阜新市大面积种植玉米始于1958年。以阜新县为例,1950年全县种植玉米只有几万亩,到1958年发展到百万亩,从1959年以后玉米面积又下降。玉米真正成为阜新重要作物是在70年代初。其原因是生产条件的改善,发挥了玉米的生产性能。197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持续稳定发展。到1984年的七年间,全市粮食总产在3至4亿公斤,1985年达4.4亿公斤,1986年6亿公斤,1990至1992年连续3年突破10亿公斤大关。全市城乡统筹粮食自给有余,由粮食调入市一跃成为粮食调出市。1993年和1994年两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亿公斤,比1978年增长4.68倍。1994年农村人口人均占有粮食1300公斤,居全省第一位。1995年农业遭受严重春旱、洪涝、低温、风雪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然达到11.1亿公斤。1996年粮食产量15.82亿公斤,是有史以来粮食生产水平最高的一年。1997年农业生产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和霜冻,粮食产量仍然达到8.65亿公斤,是1978年以前最高年产量的2.88倍,这与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水平的提高和总产的增加关系十密切。仅以1997年为例,玉米产量就占粮食总产量的62.3%。可以说,玉米的产量对全市的粮食总产量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近十年来,阜新市玉米持续增产的原因在于:一是品种的不断更新更换,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资源。玉米品种更新更换的速度较其他粮食作物比要快得多。且每次品种更新更换后就品种本身增产潜力也比较大。二是栽培技术措施的改进。在栽培技术上,解决通风透光获取较充足的阳光,是保证玉米丰产的必要条件。由于采用了大垄双行,比空栽培技术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增强了边行优势,扩大了光合面积,增加了光合生产率。亩株数由2500--3000株增加到3000--4000株,显著提高了产量。三是其他技术措施的采用。玉米易受秋霜危害,大多数品种遇到3℃的低温,就完全停止生长,影响成熟和产量。由于在技术上采用了春季适时早播和地膜覆盖栽培,不但没有受到低温的影响,还使一些生育期长的品种向北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了产量。   3 改进阜新市农作物布局的几个问题   今后农业生产的发展面临耕地减少(年均减少0.27%),人口增加(年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