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翻译“形似和“神似”.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翻译“形似和“神似”

浅谈翻译“形似和“神似”   [摘要]本文对曾在国内翻译界引起不小争论的两种译文处理方法――“形似”和“神似”的不同特点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提出“形似”和“神似”的最佳境界是二者兼备。当二者不能两全时,译者为保证原作意蕴、风貌所做努力都应予以肯定,这也是译者的一种素质。   [关键词]形似;神似;翻译处理;译者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g(2010)12-0044-02      艺术领域的“形似”和“神似”由来已久,作为处理译文的两种方法,在国内翻译界颇受争论。从效果来看,翻译如同临摹画作,追求的是神似。神似派认为,成功的译作应该在写作风格、思想深度、感染力等方面接近原作;形似派则认为,偏重神似是一味追求译作的文字华美,希望译作在句法形式上与原文对等,斟词设韵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形似、神似的提法源自于中国古代画论,然而“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说道:“古之画,或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绘画过程中,画家首先要关注的是所描绘对象的气韵,即对象的神,只要抓住了对象的神和气韵,造型就形神兼备了。通过对“形似”与“气韵”关系的论述表达他的绘画形神观,在绘画理论上比前人大大地迈进了一步。由此可见,张彦远的着眼点在神,他并非否定了形似,而是对其有更高追求――那就是对气韵的追求。画家顾恺之则主张“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命题,他主张“若……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失矣”的神似要求,顾恺之较为注重客观对象之形,着眼点在形。很多时候,争执形似和神似是因为“形”与“神”在一些学者看来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单一概念。但是仔细研读古往今来的形神论,不难发现,不论在哪个领域,“形”“神”都是既有区别又是密切联系的。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必然体现一定的风韵(神),一定的风韵也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   实际上,“无形之神”或“无神之形”都不能单独存在。“形”和“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形揭示了事物的外延,而神揭示了事物的内涵。一个内在,一个外在,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在翻译处理过程中,最理想的情况无疑是形神兼备。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塑造刻画人物形象,既有教化功能又有审美功能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应该是“神”的传声筒,“神”应该是“形”的主管人。翻译处理中要以形载神,神使形活。神似和形似本来就是统一的,当形神不能统一时,形式内涵并不十分重要时,可适当偏重“神”,如傅雷所倡导的重神似不重形似,也即何刚强所说的“得意忘形”。形式上是可以采取变通手法的,但是不能保留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空壳。同时,又不能完全忽视形式内涵,因为“形”的背叛往往导致“神”的丧失。“形”“神”对于译文来说,都是不可随意割舍的。   当然,即便是最优秀的文学译作,神韵与原文相比也难免过犹或不及。我们的目标是翻译时尽量缩短“过犹”和“不及”。在从事文学翻译时,不妨假定理想的译文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结构的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神似并不是说绝对不管原文的句法,在最大限度内还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这种翻译观,让译者摆脱了原文字句、结构的束缚,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原作的文学创作领域和艺术想象境界中,恰当地处理了文学翻译的主次矛盾。   另外,还需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原作“形似”的看法上,我较赞同《忠实是译者的天职――评(新世纪的新译论)》中所提出的:“翻译不能为了求美,甚至不妨失真(《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P5)”。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力使读者得到准确的原著信息,如果不能确保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翻译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果说服从是军人的天职,那么,忠实就是译者的天职。这里的忠实,是字字句句对译之意,实际上只是在追求“形似”效果。翻译要“形似”即忠实,也要“神似”即通顺和美感。英语中有个成语叫“spring up like mushrooms”,一般译成“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是无可非议的。原语中既无“after the rain”也没有“bamboo”,译入语却偏出现“雨后”和“春笋”,虽然没有保留原语的表现形式,但还是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因此。我们在翻译处理中的各种翻译方法,要以不违背和损害原作的意蕴、风貌为本。   众所周知,译者在翻译处理过程中要做到所谓的“神形皆似”,不仅要尽量译出原文的形象语言,而且还要尽量体现出原文的遣词造句特征。这固然很难把握,译者在翻译处理中要涉及至少两种语言,而且更要涉及文学知识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