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喷和井喷失控案例教育
今后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深化井控案例教育,让广大干部职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树牢井控意识,增强责任意识。 ★强化基层岗位员工的井控培训,提高基层岗位及早发现溢流、班组迅速正确(应急)关井的能力。 ★加强“三高”、“两浅”井的井控风险识别,细化施工井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抓好各项措施在现场的落实。 ★现场必须严格执行井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集团公司反违章“六项禁令”和公司“十项规定”,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开展好井控监督检查和自查自改工作,消除现场井控隐患。 谢谢大家!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 天津 * 2003年2月18日1:22,大港中4-72井在起钻时发生井喷,1:24左右着火,2:08井架朝大门方向倒塌,9:20喷势减弱并熄火,9:30停喷。“2·18”事故造成井架倒塌报废,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二:大港“2.18”中4-72井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井筒内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 ◆下钻到1919m时1#联动机轴断,此时钻井液已经静止13.13小时,在明知已经揭开油气层的情况下(井深1652m短起下钻时已经发现钻井液密度由1.14 g/cm3降至1.06 g/cm3的油气浸现象,全烃含量达0.21-1.82%),没有采取循环钻井液测后效就决定起钻,错过了通过循环钻井液来摸清井下油气浸或井底异常的有利时机。 ◆起钻时钻井液灌入量小于所起出钻具的相应体积。井队当班起钻至发生井喷,共灌钻井液11次,但灌入量仅为1.2 m3,明显小于起出的钻杆体积:2.54m3。井筒内钻井液当量密度降为1.07 g/cm3,导致井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失去平衡。 ◆在油层井段采用高速档起钻,由于起钻速度快和钻具中加带扶正器的联合作用,造成起钻抽吸,诱导井喷。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 ◆作业班组全体人员没有发现溢流。当送联动机的人员发现异常并通知司钻时,司钻才发警报信号,此时已经井涌。 ◆发现井涌以后班组没有及时正确地关井。没有快速抢装钻具内防喷工具。 ◆关防喷器时操作错误,本应关环形和半封,但在操作时关的是全封。 事故原因——间接原因 2007年9月9日13:27 ,大港西60-8井在起钻时发生井喷,13:30左右井口着火,由于远程控制台被火焰包围,未能及时实施关井,最终导致井喷失控着火。 “9.9” 事故造成ZJ20K设备报废,并造成1人员伤亡。 案例三:大港“9.9”西60-8井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起钻时作用到气层的当量泥浆比重降低,使得地层气体大量侵入井筒。本井在钻进和循环工况下正常,证明当时的泥浆静液柱压力加上循环压耗是可以平衡地层压力的。但是,在停泵活动钻具和起钻工况下,由于循环压耗的丧失和钻柱上提抽吸力的共同作用,抵消了部分泥浆静液柱压力,导致地层气体大量侵入井筒。特别是起钻前,修理液压大钳时未循环泥浆,而是在井底5~13m范围内进行了11次共计23分钟的上提下放钻具,加剧了地层气体大量侵入井筒的过程。 ◆发生溢流后未及时关井。由于值班干部脱岗没有在现场,遥控指挥;司钻一味地等待值班干部(技术员)的指令,没有及时果断关井,致使溢流发展为井喷。 事故原因 ◆关井程序未完成,导致井喷失控。司钻发出报警信号,班组各岗位按“四·七”动作跑位过程中,替班副司钻听到关井信号后,没有跑向远程控制台,而是去开节流管汇四号闸门;司钻在上提方钻杆过程中,躲闪喷出的泥浆,造成刹把失控,方钻杆连同钻具下坠,水龙头砸在转盘面上且提环脱钩。正在跑向远程控制台的替班副司钻,在听到钻台碰撞声后,没有继续跑向远程控制台实施关井操作,而是与站在场地上的技术员一起跑上钻台,试图上提方钻杆关井,从而错失了关万能防喷器的有利时机,最终导致井喷失控。 事故原因 ◆喷出的天然气被柴油机产生的火花或其携带出的砂子与井架底座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井喷发生后,当班柴油机司机停了带泵的柴油机,但是,由于带动绞车和转盘的主柴油机在一个中间平台上,井喷喷势加剧后难以接近,未能停止,喷出的气体可能会被点燃。或者,由于井口喷势剧烈,气体裹带地层泥砂打击井架底座产生的火花点燃了喷出的天然气。 ◆井架工逃生不及时。在二层台上作业的井架工反应迟钝,在接上方钻杆到发生井喷的21分钟内没有及时从井架撤离,失去了逃生的有利时机,着火后井架工被迫爬上天车从井架绷绳下滑到地面被大火烤死。 事故原因 ◆井队对浅层气潜在的井喷风险认识不足。该队未能认识到该井地处港西地区,存在钻遇浅层气的可能,同时对浅层气的危害也没有充分的认识,未采取任何井控安全提示和措施,班组人员思想麻痹,从而在起钻前、起钻过程中、发生溢流、顿钻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 ◆井控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该队没有按细则规定进行短起下钻求取油气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