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育保健课培训材料
* 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 游泳课时段体育保健课 专题授课主要内容: 1.中医养生保健; 2.心肺复苏法; 3.体育保健; 4.运动损伤常识。 主讲:体育学科部教师 游泳课时段体育保健的安排 课时安排:总学时为8学时。10--14周的周六上午。 考试方式:最后一次课闭卷考试。 成绩计算:选项成绩40%+保健成绩60%*80%; 在此成绩基础上请假一次扣2分,迟到和\或早退一次扣3分,缺一次课扣6分。 游泳课时段体育保健课 专题授课(一)主要内容: 一.中医基础保健; 二.急救; 三.专题分析; 四.养生讲座。 主讲:王东辉 一、中医基础保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去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的特殊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a.气一元论:“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理论的基石。 气是构成宇宙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 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b.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气一元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阴阳是标示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其含义: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属性 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及特征的事物与现象统属于阳; 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及特征的事物与现象统属于阴。 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中复有阴阳。 阴阳具有相互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互相转化,即阳极则阴,阴极则阳。 中医利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藏、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等运动变化规律和形式来指导疾病的诊察、辨识、预防和治疗。 《黄帝内经》理论认为,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阴阳相生相克,互相滋生和助长。 作为生物我们必须和环境相互作用,所以平衡是很难维持的。保持阴阳小范围内相对平衡的重点在于日常养生。其方法有: “环境养生”、“节制养生”和“储备养生”。 怎样维持生命阴阳平衡 环境养生就是根据自己的阴阳状态“选择”或“调配” 利于自己阴阳平衡的养生方法。 节制养生包括静养生、慢养生、情养生、性养生和低温养生。节制养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阳气和阴气,避免不必要的损耗,从而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 食养生,是通过补泄来补充人体营养以维持生命的阴阳平衡; 眠养生,是通过对生命的充电而调整阴阳平衡,从而达到生命的涵养储备,睡子午觉就是道家提倡的一种睡眠养生法; 养生非一日之功,需要贯穿于人体生命的始终。只有将节能养生和储备养生相互结合、相互配合好,才能维护人体的阴精和阳气的平衡,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 储备养生 c.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一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而论证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即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 中医之五行学说: d.脏象学说:脏象学说是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e.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f.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