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06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06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测试习题:2006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2006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试场号、准考证号。不要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无论是小溪的潺潺流动,还是大江的(zòng) (1) 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yì) (2) ,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索,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t?ng) (3) ,那么终将干(hé) (4) ;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北方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南方的雨,使人想起 (1) 、 (2) ,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烟缭绕的山野、村舍;北方的雨,使人想起 (3) 、 (4) ,想起浑厚的高原、平坦的沃土以及犄角般的玉米扣火一样燃烧的红高粱! A.龙吟虎啸 B.洞箫牧歌 C.春花秋月 D.金戈铁马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C.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4.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对曰:“夫战,勇气也。 ▲ ,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2) ▲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3)问渠那得清如许? ▲ 。 (朱熹《现书有感》) (4)读着古代优秀诗人的精美诗篇,他们的高贵心灵、博大胸怀会令你感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采菊东篱下, ▲ ;李白在逆境中不失进取: ▲ ,直挂云 帆济沧海;杜甫登上泰山极顶,感慨万千:会当凌绝顶, ▲ 。 (5)温州某中学的吴老师带病坚守在三尺讲台,直至倒下。她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正是李商隐《无题》中诗句“ ▲ , ▲ ”的真实写照。 5.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分)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 6.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7.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投向历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 我看 ▲ ,感受到 ▲ 。 (2)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运用“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2分) (3)总有一些习俗,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瓯绣,是温州的传统工艺,早在唐宋时期,温州民间就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风俗。你从诗句中读出了什么信息?(2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8一18题。 (一)(17分) 不落别处 (1)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2)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

文档评论(0)

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