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7.博弈论与企业的策略性行为.ppt

产业经济学7.博弈论与企业的策略性行为.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经济学7.博弈论与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产业经济学 第七章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二、博弈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三节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四节 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四节 合作策略性行为 二、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四节 合作策略性行为 第四节 合作策略性行为 三、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 谢 谢!     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是指寡头企业通过公开或秘密的协议(书面或秘密会谈)来协调行为以使合作组织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一)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   (二)转售价格维持(RPM)   (三)基点定价 第四节 合作策略性行为 * 1 博弈与博弈论 2 3 4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合作策略性行为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指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而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现代博弈理论的创立源于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Von Neumann)于1944年,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恩(Oskar 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一、博弈论概述   合作博弈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是纳什和夏普里。与此同时,非合作博弈开始创立。纳什(Nash)在1950年和1951年发表了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重要文章,塔克尔(Tucker)于1950年定义了“囚徒困境”。这些著作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的基石。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小约翰?纳什(John Forbes Nash)是20 世纪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之一。他在22 岁的时候所写的一篇只有20 多页的论文奠定了博弈论的基础,1994 年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到60年代,出现了一些重要人物,泽尔滕(Selten)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动态分析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Harsanyi)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研究。  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1930年10月10日出生于德国的不莱斯劳(Breslau)。1984年至今一直在波恩大学工作。1994年泽尔腾教授因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开创性的均衡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80年代,克瑞普斯(Kreps)和威尔逊(Wilson)合作发表了关于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文章。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绝大多数应用模型都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从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至少包含如下三项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也称为局中人或博弈方。(2)策略空间。是指各博弈方可选择策略的集合。(3)局中人的盈利函数。   按照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如果局中人同时选择行动,称为静态博弈。如果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自己最有利的策略,称为动态博弈。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迄今为止,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本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后来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它主要包括以市场结构研究为核心内容(SCP范式)的哈佛学派和以市场行为研究为核心内容的芝加哥学派;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研究方法引入而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   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否认市场结构外生性的观点,并且认为企业不是被动地对给定的外部条件做出反应,而是试图以策略行为去改变市场环境、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从而排挤竞争对手或遏制新企业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 让?泰勒尔(Jean Tirole),1953年8月9日生,教授,经济学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