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设计长岭县退耕还林实施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年设计长岭县退耕还林实施方案

2004年长岭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北与前郭、乾安、通榆三县接壤,东靠农安县,南邻公主岭市和双辽市,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3°06′—124°45′,北纬43°59′—44°42′。东西长140Km,南北宽41Km。 2.地形地势 境内地势基本平坦,东南部为漫岗台地,起伏不平,多为冲沟、坳谷和陡坎,中部系沉积平原,地面广阔平坦。西北部为半固定沙丘及草甸草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在139—268m之间。 3.气候 长岭县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显著特征是干旱少雨。年度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34℃以下,年平均气温4.9℃,年平均降雨量400—500mm,全年蒸发量为1600mm,无霜期为140—150天。年日照时数2700—2900小时,≥10℃积温2935℃,全年主风向为西南风,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最大风速达28m/s,8级以上大风年均19次,主要出现在4—5月份。 4.水系 长岭县属闭流区,境内无天然河流。只是在草原低洼处积有零星泡泽和人工修建的水库,水域面积15.4万亩。地下水资源丰富,含水层厚度10—120m,单井出水时可达60m3/小时。 二、土地利用 全县总面积859万亩,共中耕地271.8万亩,占31.6%,草原238.3万亩,占27.8%,林业用地261万亩,15.4万亩,占1.8%。其它用地:72.5万亩,占8.4%。 三、社会经济 1、行政区划及人口 长岭县辖31个乡(镇),4个国有农牧场,4个国有林场,251个行政村。总人口6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2万人,农村劳动力16.2万人。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22.8亿元,人均收入1900元。 2、农业、林业发展建设情况 长岭县是我省重点产粮县之一。农业生产以旱田作物为主。主要作物以玉米、谷子、小麦、大豆等为主。 长岭县的林业建设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1万亩,其中有林地162.7万亩,占林业用地的62.3%,未成林造林地98.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7.7%,目前全县活立木506.4万立方米. 四、生态环境 长岭县全境属科尔沁沙地范围,全县幅员面积为85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8.9%,植被组成单调,覆盖率低,年平均降水为450mm,蒸发量为1600mm,因此气候干旱;土地“三化”现象严重,春秋两季风沙较大,不利于作物、植被生长,目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干部环境意识差,垦草种地过度放牧等严重地影响了我县生态环境的改善,二是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及生态区位重要的区域还没有从耕种上退下来,严重地影响了我县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设计原则与依据 一 、建设原则 1、坚持先落实地块,按落实地块下达任务,按下达任务安排投资; 2、坚持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的原则; 3、坚持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 4、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5、坚持政府负全责,实行各级政府目标制的原则; 6、坚持政策引导和林农群众自愿相结合。 二、编制依据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10号)。 3、吉林省林业厅编制的《吉林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规划》。 三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把退耕还林(草)工作做为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实现资源`环境,人口,经济之间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长期任务。以治理水土流失、防护江河库湖,扩大林草植被为目标,以退化草地植树种草、沙化耕地退耕还林(草)为重点,以政策为保障,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和“谁退耕,谁造林(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步伐。 四 、 建设目标 通过大力推进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全县大部分被蚕食林地、部分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得以恢复植被,并积极开展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退化草地植树种草。使现有的疏林灌丛地得以更新改造。通过几年的建设,使部分退化草地和沙化耕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治理,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三章、建设范围与布局 一、建设范围 据本县实际情况,此工程分布的全县二十个乡(镇)和四个国营林场. 二、建设布局 我县退耕还林(草)建设布局主要以西北和东南部分乡镇为主,生态草则以中部、西北部、西南部乡镇治理为主。 三、建设任务 2004年长岭县退耕还林还草总设计面积204240亩,其中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