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ppt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肺出血性梗死 六、贫血(anemia) 全身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总容量或单位容积血液内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称为贫血。 【分类】 1.根据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分类 (1)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出血性贫血等。 (2)正色素性贫血: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出血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等。 2.根据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分类 (1)小红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2)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 (3)大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 3.根据贫血的原因和机理分类 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因】 (一)出血性贫血(hemorrhagic anemia) 1.急性出血性贫血 见于各种急性大出血,如创伤性大出血、产后大出血及肝脾破裂等。 2.慢性出血性贫血 见于慢性反复失血的疾病,如吸血寄生虫病、胃肠溃疡、马出血性紫癜、草木樨中毒、蕨中毒等。 (二)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1.遗传性因素 2.生物学因素:溶血性链球菌、焦虫、锥虫等。 3.化学系因素:苯、蛇毒和胆酸盐等。 4.物理性因素:高温、电离辐射等。 5.免疫学因素:异型输血、新生幼驹溶血病、某些药物等。 (三)营养缺乏性贫血(nutrition deficiency anemia) 缺乏某些造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铁、铜、钴、维生素B12及叶酸等引起的贫血。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是指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红细胞生成不足而引起的一类贫血,同时往往伴有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主要原因有:中毒或过敏、电离辐射、感染、免疫反应、骨髓的病变(如肿瘤、纤维化等)。 外周血液的变化: 1.淡染性红细胞:红细胞呈环形,这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的表现。 2.红细胞大小不均 3.异形红细胞:呈椭圆形、梨形、哑铃形、半月形、桑椹形等变化。 4.多染性红细胞:胞浆的一部分或全部变为嗜碱性,呈淡蓝色着染。这是一种未成熟的红细胞,见于骨髓造血机能亢进。 5.网织红细胞:含嗜碱性小颗粒或纤维网样的幼稚红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再生过程增强的表现。 6.有核红细胞:造血过程加强的标志。 7.Jolly氏小体和Cobat氏小体:红细胞浆内含单个或成对的、呈蓝色的圆形小体,称为Jolly氏小体,它是红细胞核质的残迹。Cabot氏呈环形,它可能是红细胞核膜的残迹。 网织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 七、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机体微循环中广泛发生弥散性血小板凝集、纤维蛋白沉降,继而导致凝血因子消耗、纤维蛋白溶解等的一系列病理过程。其特征为凝血功能失常,呈现早期血液凝固性高,随后降低,后期呈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时相变化,主要形态学变化为血栓形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溶血性贫血、器官功能障碍和休克等。 (一)DIC的病因 1.基本病因:细菌或病毒感染、产科意外、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大量组织损伤(如骨折、挤压、撕裂等),其中以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最多见。 2.诱发因素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 (2)肝功能严重障碍; (3)微循环障碍; (4)缺氧及酸中毒; (5)血液的高凝状态。 (二)DIC分期 1.高凝期 2.消耗性低凝期 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三)DIC的后果 1.出血 2.休克 3.器官高凝障碍 4.溶血性贫血 八、休克(shock) 是机体遭受强烈刺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为主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是由于生命重要器官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灌流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而导致严重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体表湿冷、反应迟钝、神志障碍、脉搏细速、虚脱、尿量减少和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状。 (一)原因 最常见的有失血与失液、创伤、感染、心脏疾病、过敏及强烈的神经刺激等。 (二)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由于失血、失液,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引起微循环障碍所致的休克,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见于消化道大出血、内脏破裂、产后大出血;失液性休克见于脱水失盐、剧烈呕吐、腹泻等。 2.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指因心泵血功能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下降所引起的休克,见于严重的心脏疾病。 3.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由于严重感染,发生微循环改变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休克。主要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等的感染。 4.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由于机体对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