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艾灸》ppt课件
(三)温针灸 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每穴每次可施灸1~3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 (四)温灸器灸 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灸数穴。 灸感及灸法补泄 一、灸 感 灸感指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灸处局部皮肤及皮下温热或有灼热为主,温热刺激可直达深部,经久不消,或者出现循经感传想象 二、补泻方法 《内经?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补法:无须吹其艾火,让其自然缓缓燃尽为止,以补其虚 泻法:快速吹艾火至燃尽,艾火热力迅速透达穴位深层,以泻邪气 施灸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先阳后阴 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先上后下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先灸头部,后灸四肢 先少后多 施灸壮数先少后多 施灸的注意事项 (二)施灸的禁忌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关节活动部位不适宜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影响功能活动。 (2)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对体弱患者,灸治时艾柱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一旦发生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并做出及时处理。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施灸过程要防止燃烧的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 施灸的注意事项 (三)灸后处理 (1)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 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碘伏。 (2)瘢痕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疮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护痂皮防止感染 (3)温灸后,不要冷水洗手或洗澡,并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以帮助器官排出体内的毒素。 (4)晕灸者不多见,一般会出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汗出等症状,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引起。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赶紧平卧,一般没什么危险。 灸法常用穴位 十大补气穴位: 一、脾腧穴------健脾 二、足三里穴------益胃 三、膻中穴 ------宽胸 四、涌泉穴------补肾 五、关元穴------养肾 六、气海穴 ------补气 七、太溪穴------滋肾 八、百会穴---------健脑 九、肺腧穴 ------补肺 十、悬钟穴------补肾等等。 补血穴位 血海 补阴 太渊 ------肺阴 灸法常用穴位 十大补气穴位: 1.脾腧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灸法常用穴位 十大补气穴位: 3.膻中穴 。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4.涌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灸法常用穴位 十大补气穴位: 5.关元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6.气海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灸法常用穴位 十大补气穴位: 7.太溪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8.百会穴。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灸法常用穴位 十大补气穴位: 9.肺腧穴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10.悬钟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灸法常用穴位 补血穴位 血海 。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补阴 太渊 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或仰掌,当掌后第一横纹上,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者中即是。 养生灸 (一)节气灸。“节气灸”包含两个关键的内涵:时令节气和艾灸。即用艾灸的“药热之气”在特定的时令节气,对人体特定的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壮元阳、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叫“节气灸”。艾灸养生以“节气灸”为重。节气灸以得八正节之气为佳。八正节即“四立”“两分”“两至”。 (二)五季艾灸养生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春 (风)气通于肝。--春季养肝。夏 (火)气通于心。--夏季养心。 长夏(湿)气通于脾。--长夏养脾。秋 (燥)气通于肺。--秋季养肺。 冬 (寒)气通于肾。---冬季养肾。 (三)“三九灸”与“三伏灸” (四)顺时用灸以养生 每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