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二甲醚替代柴油的技术经济分析若干建议
PAGE
PAGE 6
关于二甲醚替代柴油的技术经济分析及若干建议
一、前言
二甲醚(DME)是最简单的脂肪族醚,分子式为C2H6O。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生产工艺是采用合成气合成甲醇、甲醇再在固体酸催化剂上脱水的两步流程来生产二甲醚,其反应式可表为
2CH3OH→CH3OCH3+H2O+10KJ/mol
近年来,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二甲醚的工艺取得进展,这就不仅可使CO的转化率大大提高、反应压力进一步下降,而且还使生产过程简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为二甲醚的生产开拓出新的途径。
二甲醚的物理化学性质列于表1中:
熔 点 (℃)
-141
气化热(-20℃
410.2
沸 点 (0.1Mpa,℃)
-24.8
自燃温度(℃)
235
临界压力(MPa)
5.37
临界温度(℃)
126.9
临界密度(Kg/m3)
0.271
爆炸极限(℃)
-41
相对密度
1.59
燃烧热(MJ/Kg)
31.75
密度(0.5Mpa时,Kg/m3)
670
生成热(KJ/mol)
-183
表1 二甲醚的物理性质
由于二甲醚具有燃料的主要性质,其热值约为58.32MJ/m3且自身含氧,能够充分燃烧,不析碳,它与柴油燃烧性质的对比列于表2中:
项目
十六烷值
点火温度(℃)
低热值(MJ/Kg)
理论空气量
可燃烧范围
二甲醚
55-60
235
28.4
9.0
3.4-1.8
柴油
45-55
250
42.5
14.6
0.6-6.5
表2 二甲醚与柴油燃烧性质对比
可以看出二甲醚作为燃料的性质与柴油非相近,且具有较高的十六烷值,被看作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如果这一替代的技术、经济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它作为燃料的市场需求增长将会是非常惊人的。以我国的柴油消耗为例,2002年为7662万吨,2005年达到8290万吨,预计2010年将增加至10100万吨。如果二甲醚作为良好的柴油替代燃料,按其对柴油的替代率为10%计算,至2010年我国将需二甲醚近1500万吨。
国内外对二甲醚替代柴油做燃料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二甲醚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在世界范围内,二甲醚的建设已经成为热点,一些大型二甲醚装置已在筹建之中。如二甲醚开发公司(由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和日本8家公司组成的财团)计划建设能力为75万吨/年的商业化二甲醚装置。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完成了在中东建设单系列25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的可行性论证。预计该装置可望于2005-2006年建成。英国石油公司(BP)公司、印度天然气管理局、印度石油公司将投资6亿美元建设180万吨/年商业化二甲醚生产厂,用以替代石脑油、柴油和LPG,建设工作已于2002年开始。日本财团(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日挥公司、三菱重工公司和伊藤忠商社)组成的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设140-240万吨/年的大规模二甲醚装置,定于2006年投产。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开展气相甲醇法生产二甲醚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的研究开发。虽然至今其建设规模不大(万吨级左右),但其技术已达到成熟、可靠的程度,完全有条件建设大型生产装置, 目前总产量已达到15万吨/年的生产规模,大多用于作气雾剂,替用柴油在技术上、经济上尚有许多问题。
二、二甲醚替代柴油的技术经济分析
1、二甲醚替代柴油的技术分析
二甲醚替代柴油作为柴油发动机燃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二甲醚与柴油按一定比例掺合,调制成柴油-二甲醚油品来替代柴油使用。二是直接以二甲醚作柴油发动机燃料而替代柴油。
二甲醚与柴油按一定比例掺合,调制成-柴油-二甲醚油品
美国能源开发署(DOE)等机构研究表明。添加10%左右二甲醚到柴油中,其综合输出功率与等量柴油相当,而且在全负荷的情况下还可以节省8%的柴油,同时在污染物的排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目前实现二甲醚与柴油直接掺合的关键技术是二甲醚还不能稳定、均匀地掺合到柴油中。 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发、机构对这一技术难点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有希望前景的方案,包括:
化学掺合方法:① 柴油的最佳掺合物为醛-醇缩合物,特别是甲醇与甲醛的缩合物,这是比较成熟的技术, 在欧洲已有工业生产;② 利用二甲醚(甲醇)合成系列衍生化合物,这些液体含氧化合物与柴油具有很好的互溶性,按一定比例(10%, 相当于整个体系中含氧4%)掺合,则同样达到等量柴油的功率,同时其污染物排放也减低了28%左右;③ 选用合适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高碳醇醚和稳定剂等将一定比例的二甲醚和柴油调制成均一的油品;④ 以二甲醚为原料氧化偶联合成具有低挥发性并与柴油能相溶的高碳含氧化合物作为柴油添加剂, 如甲缩醛(DMM), 原甲酸三甲酯(TMM), 二甲氧基二甲醚(DOMDEM)等高碳含氧化合物,这些新的合成过程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化学掺合的方法在应用上最易推广,但这些化合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共卫生急中心技术标.doc
- 公共政分析 课件.ppt
- 公共政学 课件.ppt
- 公共政策学第四讲 策工具分析.ppt
- 公共政策分 课件.ppt
- 公共管理 第四章 公共预算管理.ppt
- 公共教育学 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ppt
- 公共管理学 第一 绪论.ppt
- 公共管理学 第章 公共管理规范.ppt
- 公共管学第一章绪论.ppt
- 高中艺术鉴赏课程中艺术鉴赏与乡村景观艺术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精准电商数据分析平台建设.doc
-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应用的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音乐活动对特殊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培养的干预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提升中的教学效果反馈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AI辅助的听力策略训练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语文课堂审美教育创新,探索学生审美素养提升途径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信息技术网络素养培养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城市能效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