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中村民心理
城中村村民心理
1.?????? 引言
在深圳特区成立的初期,罗湖区的村庄曾经对特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进步,以村为单位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虽然从90年代初各个村庄已经分别成立了股份公司,但无论在经济模式还是城市建设方面都仍然落后于城市的其它地方,成为影响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制约因素。社会上对这些“城中村”的指责声音也越来越大,“脏、乱、差”几乎成了形容“城中村”的全部内容,改造“城中村”成为政府和广大市民的迫切愿望。笔者尝试从村民心理的角度探索“城中村”的改造。
2.?????? 罗湖区城中村的现状
罗湖区现有自然村(股份公司)24个,用地面积达189.34公顷,其中面积最小的仅0.6公顷,最大的不过23公顷。村里的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或规划得很不完善,布局凌乱。村里的用地大部分是村民的宅用地,其次是道路用地,公共设施很少,绿地是基本上没有。
在宅用地上的建筑——村民的自建房基本上是贴红线而建的:东西相邻的两栋之间相距一米左右,南北相邻稍微好些,但如果两栋不是路,可能也不会超过两三米。房子的层数大多是六到七层,最高的有达到九层的,更有甚者达十层之高。原来有三四层的,但以纷纷被村民拆除重建了。并不是每一栋房子都可以通车,有些只能通过一两米宽的巷子进出,消防是得不到保证的。靠路边的房子的一楼一般都设成铺位,有发廊、餐厅、五金店、维修电器、小超市等各种店铺,生活还算比较方便。但由于布局的不当,缺乏有效的管理,经常会带来很大的噪音。至于公共设施,小学和幼儿园一般都有,有些村庄还保留有祠堂和祠堂附近的一些公共空间,其他的设施就基本没有了。
由于有大量的出租房,村里的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3—30倍。而且由于房租比较便宜,也就成为许多低收入者和社会闲杂人等首选的居住点,加上对外来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使村庄成为社会管理的薄弱区域,产生不安定因素。
3.?????? 村民的情况与心理分析
罗湖区的城中村里,一般一个村就同一个姓,或同两三个姓。因为他们的祖先在几百年前可能是同一个人或兄弟,从其他地方到了现在的罗湖区开始新的生活,并繁衍下来,所以一个村里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人。在特区成立之前,当地村民大部分是世代耕种的农民,过着和典型的乡村生活,他们的文化都比较低,一般是小学或初中水平,高中毕业已经算是村里的“状元”了。特区的成立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村民一户至少有一栋房子,通常靠房租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每年还会从股份公司得到一定的分红。
3.1??对老年村民的心理分析
20多年来深圳的变化是巨变,感受最深的肯定是这些在深圳生活了一辈子,却前半生在农村,后半生在城市的老年村民。在特区成立之前,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传统的农村聚落,社会变化十分缓慢,生活节奏相对单调。亲属之间,邻里之间的交往是他们最主要的社交活动。村里即“家族”是他们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核心。他们绝对忠诚于自己的“祖先”,有时达到迷信的程度。
改革开放和特区的成立以来,尤其是90年代初的“农转非”后,这些老年村民逐渐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他们也明白到改革开放和特区的成立带来的好处。但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形成于他们生活在农村的日子;在他们最有接受能力时,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农村思想;他们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候也是在田野里劳动的时候。所以从心里,这些老年村民还觉得自己是农民,还是对以前的农村生活很怀念,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在他们思想里觉得,一家人必须要有一块地,必须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他们很难适应离开土地,一栋楼有多个主人的生活。
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对这些老年村民来说,最大的困难是适应新的居住环境。所以改造应照顾到老年人的思想,保留原有的居住群落,创造更多的适合老年人交往的场所,适当维持“宗族”的氛围并逐渐改造。例如保留祠堂等建筑,并逐步改造成活动中心等场所。
3.2????????对中年村民的心理分析
中年村民一般是家里的核心人物。在特区成立之初,也是他们刚踏入社会的时候。他们既为可以离开农田而高兴,又对未来的生活不能把握。他们想闯一番事业,却苦于自己的知识不够,因为在他们该上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会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他们中有人学开车搞运输,有人到工厂当工人,有人从开小店开始做生意。很多人都是这样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很难再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职业。这时有大批的外来劳动者涌到深圳,需要大量的出租住房。于是村民就把用第一桶金建的楼房闲置的部分出租,获取租金逐渐成了主要的生活来源。
出租房的市场越来越大,于是有人开始加建,改建,重建住房。村民的思想很简单:我在自己的地用自己的钱建房。开始还会有人考虑是否违章的事情,但看到违章的人并没有受到惩罚,大多数村民都会按耐不住。最后这种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