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后新马的战时生活华文说和它在今日的传播与
PAGE
PAGE 36
苗秀战时生活小说在21世纪的传播与影响
第一章 绪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苗秀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也深感文人的时代使命,因而写下不少呕心沥血的作品,反映法西斯侵略者的罪恶和带给人民的苦难,供后人借鉴。但时至今日,法西斯侵略者幽灵还不时蠢蠢欲动,苗秀的作品是否还在负起这个镜子任务,他的苦心是否已付诸东流,是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1) 论文缘起。
近年来,日本不断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掩饰它在第二次大战的侵略罪行。在中国、韩国的政府与民间,都引发强烈的反应。唯独新加坡却波澜不兴,一些反应也没有。我去年读了苗秀的《火浪》,深为感动。我想日本对新加坡的残害,不可谓不深。如果有人读了《火浪》,而对日本的掩饰行为,仍然视若无睹的话,是相当不可思议的。由此使我决定研究苗秀的《火浪》等作品在今天的新加坡是否还有流传和影响。
2) 范围与方法
本文目的是探讨苗秀战时生活小说在21世纪的新加坡如何传播和产生了什么影响。战时生活小说是指叙写二次大战新马沦陷时期、新马地区内人民生活的小说。这里不包括以1937-41 年间抗战救亡为题材的小说。本文研究年限“21世纪”是指由2001年1月1日至论文截稿日期2006年9月1日止。论文方向将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即探讨苗秀战时生活小说的流传价值、转播与影响。
研究的方法除根据苗秀本人的著作外,主要是从市面流通的书报,图书馆、学校教科书、学术论文和网络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等来取得传播和影响的证据。
3) 苗秀战时生活小说传播与影响研究的当前情况。
对苗秀战时生活小说传播与影响的研究,搜集得到相近的资料有二:
1.Ng Siew Ai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s reflected in Singapore-Malayan Chinese literary works aft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1945-1949)”,(with Yeo S N), in P.Lim Pui Huen and Diana Wong, eds ., War and Memory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By Institute of
2.丘柳川《中国抗战文艺与新马华文抗战文艺的比较研究》,新加坡文艺协会,2004 年版。
翻阅后发觉搜到的资料中,资料1是1995年国大东南亚学会为纪念和平60周年的研讨会上,由黄秀爱发表的论文。内容叙列战后新马有什么战时生活小说,小说的主题,扼要地介绍各主题的代表作品。作为揭露日军残暴的小说,论文介绍了苗秀的《火浪》,引述小说对市民在日军炮火下血肉淋漓的描写。资料2专注研究1937-1941年间的抗战救亡文艺。这两个资料都没有讨论到战时生活小说的传播和影响。所以本论文的课题是很有研究空间的。
第二章 苗秀生平和苗秀的战时生活小说。 苗秀成长于贫穷与战乱之中,他的战时生活小说与他的身世有很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人说某一篇、某一段小说便是他的自传。本章将尝试从苗秀的生平、他的战时生活小说创作、这些创作的主题、艺术特点等整理出这些战时生活小说的流传价值。
第一节 苗秀的生平。
苗秀原名卢绍权,祖籍广东三水,一九二0年出生于新加坡。幼年家贫,与父母聚居于牛车水。 区如柏《寸寸乡土情》( 新加坡:新加坡青年书局,2006),页26。 七岁进入英校受教育。一九三七年出身任职银行书记直至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战争新加坡沦陷。一九四七年受聘为星洲日报翻译兼文艺副刊“晨星”主编。一九五五年受聘为华侨中学英文教师至一九七一年。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四年受聘为南洋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讲授“
区如柏《寸寸乡土情》( 新加坡:新加坡青年书局,2006),页26。
苗秀一生未进过华校,靠父亲的启蒙教导,自修苦学华文,终于以华文写作成名。一九三三年,十三岁的苗秀便以笔名“苍言”在“新国民日报”发表第一篇散文作品“苦闷”。次年发表第一篇创作小说“生活铁蹄下的俘虏”。直至新加坡沦陷前,他已以各种不同的笔名,在“南洋商报文艺副刊”、“晓风”、“狮声”发表了大量作品。战后,他继续以不同笔名发表许多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和散文。一九七一年八月,由于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获得新加坡共和国公共服务勋章。
苗秀的小说“新加坡屋顶下”已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另有一些短篇小说也被译成俄文和英文在外国发表。他是第一位显示了马华小说的成熟形态并产生了国际影响的新加坡小说家。
林锦主编《苗秀研究专集》附录一,苗秀年表( 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
会,1991),页212-216。
第二节 苗秀的战时生活小说。
战时生活和小市民生活是环绕着苗秀所有小说的两大主题,终苗秀创作一生,这两大主题一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