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重症监护夜大
急危重症护理 急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院前急救 急诊科抢救 危重病救护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人才培养和研究 世界ICU的发展 ﹡始于一个世纪前外科手术病人的特别管理 ﹡南丁格尔对术后病人的护理 ﹡50年代初,欧洲脊髓灰质炎的流行使飞速发展,尤其是机械通气和血液动力学的监测 ﹡50年代后期,美国和欧洲国家开始建立专科ICU ﹡1970年,美国危重病学会作为独立的学术团体成立 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历史和发展 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历史和发展 我国ICU的发展和现况 ﹡70年代,出现“三衰病房”、“集中观察室”等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ICU人员培训和硬件准备 ﹡80年代为ICU创业年代,专业人员出现,基础工作,监测技术的应用 ﹡90年代为ICU的发展年代,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的共同发展(休克、ARDS、营养、感染) ICU的概念和特点 概 念 重症监护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配备有监测病人的病情和支持病人的重要功能的复杂的仪器, 配有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可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治疗及护理,帮助病人扭转生理功能的紊乱,挽救其生命。 其基本功能是治疗和研究危重病 ICU的运作形式 普通的ICU是多病种混杂的病房 12张病床以上的ICU认为是大型的ICU,因为这样的ICU需要大规模的资源运作。 ICU的模式 多种规模(普通)和单一规模(专科) 专科 心胸ICU,神经外科ICU 年龄组 成人ICU,儿科ICU,新生儿ICU 综合ICU 独立的临床业务科室 位置:靠近 大小:综合ICU占医院总床位的1~2% 床位空间:大于20平方米 设备:多功能床、照明、床位供应系统 隔离病房;清洁区,污染区 合理的床单位:床,护士站 病室的温度:20~22℃,湿度50%~60% 通风:层流设备 防止感染的设备:洗手盆 ICU病房设置-床位设置 ICU病房设置-监护站设置 设置在所有病床的中央区域 中心站内放置监护和记录仪、电脑 各种记录本和表格 ICU病房设置-人员编制 ICU医生 专科医生 ICU护士 病人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管理者,专业化 人力资源 有较好的护士-病床比例 3~4:1 其他工作人员 ICU病房设置-护士素质 具多学科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和技能 掌握多种仪器的使用和管理 有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 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细致耐心,动作敏捷 ICU病房设置-医疗设备 监测设备 床旁监护仪 中心监护仪 无创血氧饱和度仪 全导心电图机 血气分析测定仪 急救车 治疗设备 输液泵和微量泵 血液净化设置 除颤器 临时心脏起搏器 呼吸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 重症护理 定义 是对那些生命因疾病或伤害受到威胁的急重症病人进行得最高水平的封闭式的监测和连续性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 为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治疗及护理,以帮助他们摆脱生理的功能障碍和心理压力 重症护理 角色 直接的护理提供者 教育者 调解者 病人的支持者等 责任 对病人(家庭) 对合作者 对社会 对护理实践 对护理专业 ICU病人来源 急性可逆性疾病:降低死亡率 高危病人: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慢性疾病加重期:度过急性期 急慢性疾病的不可逆变化 ---不属于ICU治疗范围 ICU主要服务对象 创伤、感染、休克或其他原因引起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 心肺脑复苏后 严重水电酸碱失衡 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物理、化学因素所致危急重症 术后重症或高危病人 脏器移植术后 ICU的监测支持技术 理想监护系统的标准 对病人管理的持续性 可解释的资料 高度的技术准确性 好的可重复性 低危险性 价格低 ICU的监测支持技术 CVS 心电图的监测 动脉压的监测 肺动脉压的监测 心输出量的测量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电除颤和电复律 心脏起搏 呼 吸 动脉血气分析/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持续的动脉血气分压监测 正压通气 高频通气 胃肠功能监护 胃肠粘膜内pH(pHi)测量 中枢神经系统监测 颅内压监测 GCS评分 肾功能监测 血液透析 代谢和营养状况监测 血液系统监测 ICU的感染控制 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病种复杂 有创监测增多 抗菌素的广泛使用 病人自身营养及免疫状况 住ICU的时间(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