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 教学课件 姚辉 著 第一章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ppt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 教学课件 姚辉 著 第一章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 教学课件 姚辉 著 第一章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姚辉 编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及性质 第二节 民法的法源及其适用 第三节 民事权利 引例 人事保证合同案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及性质 一、辞源 二、民法与市民社会 三、民法与私法 四、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 一、辞源 关于民法的制度语源,学者普遍达成的共识是:近代民法一语,是从古代欧洲的罗马法之Jus civile一语沿袭而来,直译即为“市民法”。 中国近代立法采用“民法”之词,始于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公布并于同年10月10日施行的《中华民国民法·总则》。 二、民法与市民社会 民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认识基础,依旧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结构理论。 民法学者将社会整体结构分解为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将社会中的人分为公民与市民 。 三、民法与私法 民法是私法。 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学说: 利益说,也称目的说;应用说、 隶属说、性质说、 理念说、 意思说、 主体说。 四、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 现代民法与近代民法并无本质上的差别,是在近代民法的法律结构基础之上,对近代民法的原理、原则进行修正、发展的结果。 【问题与思考】民法的调整对象 1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本质属性及最大特征是什么? 2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范围及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3能否依据《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而将财产关系理解为民法的首要调整对象,将人身关系理解为民法的第二位的调整对象?能否由目前的规定及认识得出现行民法理念“重物轻人”的评价?进而,在民法典中究竟应该如何表述民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 民法的法源及其适用 一、法律渊源及其扩张 二、民法的法源及其适用 三、民法的解释 四、法律适用中的利益衡量 引例 齐玉苓案 一、法律渊源及其扩张 (一)原则 【问题与思考】基本原则的法律适用 【案例1—1】曲连吉诉天鲜阁酒楼收取“开瓶费”案 【案例1—2】李珉因返还拾得物诉朱晋华、李绍华履行悬赏广告约定的给付酬金义务纠纷案 一、法律渊源及其扩张 (二)习惯 (三)道德 【案例1—3】泸州遗赠案 二、民法的法源及其适用 (一)宪法 对于宪法可否在民事司法中具体适用,学术上存有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案例1—4】“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无效案 (二)法律 二、民法的法源及其适用 (三)行政法规 【新闻扫描】“该不该有点契约精神” (四)地方法规 (五)司法解释 (六)法理(学说) 【案例1—5】TMT商标权属纠纷案 三、民法的解释 广义的民法解释包括对法律行为的解释和对民法本身的解释。狭义的民法解释则仅指对民法规范的解释,其方法主要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合宪解释、比较法解释等。 三、民法的解释 文义解释 又称文理解释,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的用语的文义及通常的使用方法来进行解释。 三、民法的解释 体系解释 是指以法律条文在法律体系上的地位,即依其编、章、节、条、款、项之前后关连位置,或相关法条之法意,阐明规范意旨。 三、民法的解释 目的解释 是指如果意思表示所使用的文字或某个条款可能作两种以上解释时,应采取最适合于意思表示目的的解释。 四、法律适用中的利益衡量 利益衡量的存在至少有两个原因: 一是法律的“漏洞”, 二是制定法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而语言并非精密的表意工具,容易出现多义、歧义的情况。 四、法律适用中的利益衡量 一个完整的利益衡量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利益衡量的操作、实施; 第二阶段是验证价值取向; 第三阶段则是提炼、生成规则 。 【案例1—6】“五月花餐厅”案 第三节 民事权利 一、法律关系 二、民事权利体系 三、支配权 四、请求权 五、形成权 六、抗辩权 引例 募捐余额归属案 一、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意义 首次在理论上系统使用法律关系概念的是德国法学家萨维尼一般认为萨维尼是通过其著作《现代罗马法体系》建立了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 法律关系作为法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上应由三部分构成: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和客体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体系构建中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三个方面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